-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桑梓社區居委會[431322117001]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大樹社區居委會[431322117002]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栗溪橋村委會[431322117202]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沿河村委會[431322117204]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青峰村委會[431322117205]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新農村委會[431322117206]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西江灣村委會[431322117207]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鷓鴣村委會[431322117208]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華山村委會[431322117209]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八井村委會[431322117210]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集中橋村委會[431322117211]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火星村委會[431322117212]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宋家橋村委會[431322117213]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洪潮村委會[431322117214]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滿竹村委會[431322117215]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新冷界村委會[431322117216]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田莊村委會[431322117217]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大洲上(向榮)村委會[431322117218]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黃泥橋村委會[431322117219]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新干村委會[431322117220]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新煥村委會[431322117221]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大皂村委會[431322117222]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石窖村委會[431322117223]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曾家村委會[431322117224]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前程村委會[431322117225]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塘沖垅村委會[431322117226]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榮譽村委會[431322117227]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集榮村委會[431322117228]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坪煙村委會[431322117229]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沫田村委會[431322117230]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大沖村委會[431322117231]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大坪村委會[431322117232]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沙塘村委會[431322117233]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滿圣村委會[431322117234]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鴻圣店村委會[431322117235]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月池塘村委會[431322117236]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青山沖村委會[431322117237]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聚星村委會[431322117238]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沙田村委會[431322117239]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洞沙村委會[431322117240]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俄龍村委會[431322117241]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架橋沖村委會[431322117242]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尖山澗村委會[431322117243]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維星村委會[431322117244]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集星村委會[431322117245]
- 湖南省新化縣桑梓鎮桑梓鎮蝦溪村委會[431322117246]
長途區號:0738 | 郵政編碼:417000 | |
車牌號碼:湘K | 行政代碼:4313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新化縣 | 行政級別:鎮 |
" 桑梓鎮是1995年新化縣撤區并鄉后經省市批準的建制鎮,位于資水中游,省級公路1808線中段,新化縣東部,素有“新化的東大門”之稱,轄區面積151.52平方公里,下設桑梓、坪溪、枯古三個管區,46個村,總人口62000人。
桑梓,源遠流長。相傳“桑梓”在元代稱“鴻鋪”,明朝初年,有一謝姓青年退伍回歸故里發現父母雙亡,唯有從軍前于屋前植下的桑樹、梓樹生長茂盛,不勝傷感,便以二木為尊,祭奠不息。新化縣令聞此事,感其忠孝,遂奏朝廷批準,改“鴻鋪”名“桑梓市”,以彰謝氏忠良。此事無可考,但明代新化地圖上已有“桑梓市”的地名。另據《梅山客戶》作者胡能改先生曾搜集到有關我鎮桂姓淵源的介紹:“桂姓沒有譜源,亦無人知曉其先祖之名號。據鄰近之李、楊等姓傳說,桂姓系避黃巢之亂而逃難至此……。”“黃巢之亂”系唐朝禧宗年間,由此可證明,唐朝時已有漢人遷入桑梓。
桑梓,山環水繞,鐘靈毓秀。桑梓地形地貌獨特,境內西南,低山矮丘,連綿起伏;東北則崇山峻嶺,挺拔巍峨,組成平行山系。大自然鬼斧神工,為桑梓鑄就了許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致。如滿竹的四十八丘、華山的石林、柘古的月池美景,其豐度、品位、開發價值居全省前列,形成了寶貴的旅游資源。在這秀美如畫的風光背后,還掩藏著豐厚的地下資源,主要有煤、白云石、鐵礦石等,其中煤儲量6000萬噸,大都為無煙煤;鎂礦儲量2億噸以上,氧化鎂含量達23.4%,居全國之首;鐵礦石儲量1000萬噸以上,多分布在各產煤地帶。
桑梓,地靈人杰,英才輩出。宋代有新化首任知縣歐陽勛,他舉旗聚眾,北上抗金,因操勞過度而逝于軍營,“民思其德而豎碑墮淚”;明朝有以孝行賢達著稱于世的李子和;清朝有善出詩集的監察御史李郁華;當代有參加國家、省、市歷屆書展,名播三湘的著名書法家鄔惕予先生,專家評其作品:“精到耐看,自然天成,有雄強之氣”。還有現僑居美國的物理學博士曹正初、湖南農大副院長、生物學博士曹福祥、著名教育家鄔干于、著名核物理學家鄔恩九、地球化學家李朝陽等也都誕生于此。他們的形象光彩照人,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他們的思想言論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桑梓人。
桑梓,民風古樸,民俗獨特。桑梓人具有尊賢、愛國、習武、重文的民情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