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兩江社區居委會[450122109001]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培群村委會[450122109201]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云川村委會[450122109202]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合聳村委會[450122109203]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龍英村委會[450122109204]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英俊村委會[450122109205]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三聯村委會[450122109206]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四聯村委會[450122109207]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嶺合村委會[450122109208]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聚群村委會[450122109209]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群英村委會[450122109210]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福江村委會[450122109211]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明山村委會[450122109212]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公泉村委會[450122109213]
- 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兩江鎮漢安村委會[450122109214]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
車牌號碼:桂A | 行政代碼:4501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武鳴縣 | 行政級別:鎮 |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兩江鎮位于武鳴縣東北部,東靠風景秀麗的大明山,西依綿延肥沃的小明山;南鄰馬頭鎮,北接馬山縣境。全鎮自南向北形成一條26公里長、7公里寬的“峽谷走廊”,總面積199平方公里。轄區內有14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130個自然屯、298個村民小組、10554戶42050人,其中壯族40202人、非農業人口1848人。全鎮耕地面積4.8萬畝,其中水田3.7萬畝,畚地1.1萬畝,山林面積16.5萬畝。北回歸線穿過中部的“馬鞍山”南面,屬于亞熱帶地區,雨量較充沛,氣候溫和宜人。鎮內趙江、劍江、福江三條河流,流經10個村,有7座中小型水庫。大明山是國家水源林自然保護區,水資源較為豐富,是武鳴縣“靈水”的水源頭。大明山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稀土元素。錳、鎢、鉛、鋅、銅礦和輝綠巖石材礦,具有可觀的開采前景。經過地質勘查,大明山銅礦的儲藏量C+D地質級量共27萬噸金屬量,屬中型礦山。大明山“緣林”的輝綠巖石材礦,所獲C級工業儲量281624平方米,D級遠景儲量1263380平方米,C級儲材量可為年產5000平方米商業原料的礦山服務20年以上。輝綠巖加工成板材后的顏色、花紋、品種,獲得有關石材專家的贊賞。二、工業企業1985年重新組織開采大明山銅礦,以采礦業為龍頭,帶動選礦業、運輸業、礦山商業、飲食業等各業的發展。1996年底,全鎮鎮辦企業10個,村辦企業12個,聯合辦企業169個,個體辦企業520個,鎮內從事企業人員共計3300多人;大明山兩江銅礦區民采礦日出毛礦量250-300噸,當年年產毛礦量7萬噸。由于銅精礦市場價格連年下跌,2001年以來,鎮黨委、政府認真做好服務和扶持環節,積極發展非公有制企業。生產銅礦的冶煉廠2家經技改后出礦率可達到98%,確保銅、鉛、鋅的綜合回收。大小水電站有12座,每年可上網3500萬度,支援縣內外的經濟建設。兩江鎮辣味綜合食品廠已投入生產,推出的“璇力威”牌辣椒產品,遠銷山西、廣東、貴州、湖南、河北等區內外。2002年,鎮內有冶煉廠、食品廠、茶廠、礦泉水廠、科利爾助劑廠等企業58家,企業總收入47700萬元,總產值37000萬元。三、農業生產主要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黃豆、木薯、紅薯、林果等,畜牧業有豬、牛、雞、鴨等。甘蔗面積17000畝;八角種植已發展到40000多畝;退耕還林完成57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