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中東社區居委會[451421106001]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新靈村委會[451421106201]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瓶山村委會[451421106202]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舊縣村委會[451421106203]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豐坡村委會[451421106204]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九和村委會[451421106205]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思同村委會[451421106206]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新隆村委會[451421106207]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百域村委會[451421106208]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上余村委會[451421106209]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三哨村委會[451421106210]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東哨村委會[451421106211]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淋和村委會[451421106212]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四新村委會[451421106213]
-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中東鎮維舊村委會[451421106214]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2200 | |
車牌號碼:桂F | 行政代碼:4514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扶綏縣 | 行政級別:鎮 |
"中東鎮位于廣西西南部,扶綏縣北端,距縣城27公里,離南寧市69公里,東鄰(自治)區直屬單位金光實業總公司(原金光農場),西與崇左市江州區接壤,北與隆安縣毗鄰,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均有柏油路直通,程控電話村村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均已開通,郵電通訊條件良好。該鎮1951年前為同正縣府所在地,同正、扶南、綏淥3縣合并為扶綏縣后,劃為中東區;1958年改為中東人民公社;1984年作為南寧地區機構改革試點設置中東區;1987年正式定名為中東鎮。全鎮總面積422平方公里,轄15個村委會,100個自然屯,人口3.7萬人。中東鎮地形西北高,東南低,一般海拔100—400米,最高為三哈秀山(804米),屬小明山余脈,低山丘陵占總面積的二分之一,余為石山,少量為平地,宜林面積大,林木經濟效益可觀。經地質部門勘探,轄區內有大量的重晶礦、方解石、石灰石、白泥等可供開采,其中重晶礦儲量達80多萬噸,現已大量開采,年產3萬噸。
該鎮有耕地面積7.3萬畝,其中水田2.7萬畝,早地4.6萬畝。近年來,該鎮認真抓好支柱產業甘蔗的生產,2003年全鎮種植面積為5.3萬畝,并做好“六化”工作,其中智能化2.4萬畝,良種化100%,機械化3200畝。全鎮共種植砂仁5000畝,年產14000公斤,八角9500畝,年產20000公斤,黑皮冬瓜7000畝,年產2100萬公斤,甜南瓜5000畝,年產500萬公斤,香姜2 50畝,年產62 5噸。此外,大力利用荒山荒坡種植速豐桉,至2002年底,全鎮已有速生桉4550畝。今年,成功引進投資300多萬元的膠合板廠落戶該鎮,使植物提煉廠放心投入120萬元擴建車間及進行技術改造等,為中東鎮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2年,全鎮農業總產值9000萬元,工業總產值1847萬元,財政總收入3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33元。
目前,該鎮已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共有中學1所,小學15所;組織有村級文藝隊8支,并經常演出,村級圖書室15間,實行全天開放,大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全鎮有衛生院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