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西澤村委會[530381202201]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戈平村委會[530381202202]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石城村委會[530381202203]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向陽村委會[530381202204]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新建村委會[530381202205]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睦樂村委會[530381202206]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建設村委會[530381202207]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馬戛村委會[530381202208]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迤必村委會[530381202209]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迤那村委會[530381202210]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和樂村委會[530381202211]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和睦村委會[530381202212]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瑞井村委會[530381202213]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新房村委會[530381202214]
- 云南省宣威市西澤鄉糯著村委會[530381202215]
長途區號:0874 | 郵政編碼:655400 | |
車牌號碼:云D | 行政代碼:53038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宣威市 | 行政級別:鄉 |
一、地理位置西澤鄉位于市境西部,東經 103 ° 44 ′~ 103 ° 56 ′、北緯 26 ° 07 ′~ 26 ° 25 ′之間。鄉政府駐地西澤距市區 31 公里,東鄰靖外、落水,南接熱水鎮,西面與務德鎮相連,北與得祿、龍潭鎮相接,交通較為便利,總面積 390.48 平方公里,山區面積占 70 %,有耕地面積 74230 畝。全鄉轄 15 個村委會。二、建制沿革 民國 7 ~ 20 年( 1918 ~ 1931 )屬西區, 29 年為第九區。 30 年擴大鄉。 1949 年 4 月屬新五區, 1950 年 6 月改為第十一區, 1952 年改為第九區。 1950 ~ 1954 年間,先后劃上格、下街、拖么歸榕城,劃上述迤歸熱水。 1958 年為西澤公社, 1961 年改為區, 1970 年改為公社, 1984 年改為區, 1984 年 6 月劃為務德,拖克兩大片建立務德區,劃赤水、向陽的部分村社歸靖外。 1987 年改為西澤鄉。三、自然地理1. 地形:略似不規則的平行四邊形,四周高、中間低、西澤槽子居中,南、東、北、西四面有 5 條山梁四條河相間呈掌狀分布,河流在中部交匯。最高點為北部大竹箐黑石頭,海拔 2503.2 米; 最低點在大龍潭下小江邊, 海拔 1770 米。2. 地質:西部褶皺發育較差,斷層則發育明顯,西澤的西部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各式斷層。如卜戛──戈平──洽坡逆斷層等。這些斷層相互交錯、切割,使這一代的地出露變得相當復雜,造成某些地層的缺失,巖層產狀變化大,從水平巖層到直立巖層均有出現。二迭系下統棲霞組、茅口組,以灰巖、白云質灰巖為主,厚 337 ~ 760 米,上統峨眉山玄武巖組,其巖性為杏仁狀或斑狀玄武巖夾多層黃綠、紫紅色凝灰巖,厚 387 米。三迭系下統飛仙關組,其巖性為紫、紫紅色、灰紫色為主的泥巖、砂巖、頁巖、粉砂質泥巖,夾灰綠、黃、灰等雜色,長石巖、泥巖粉砂巖、粉砂質泥巖,厚 28 ~ 669 米。下統永寧組,大多與飛仙關組相伴出露, 分布較廣。 第四系全市均有分布,巖性為紅色粘土,底部黃褐色粘土夾灰巖及燧石角礫,厚 0 ~ 52 米。3. 地貌: 東部北盤江上游的馬擺河、圍仗河、可渡河、木冬河、清水河及西部牛欄和小流域河谷,包括西澤等地,由于溝河深切,從谷底至高山,呈“v”字形狀。相對高差 760 ~ 138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