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橋鎮村委會[341182104200]
-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梅花村委會[341182104201]
-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寨山村委會[341182104202]
-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橋西村委會[341182104203]
-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張山村委會[341182104204]
-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平田村委會[341182104205]
-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甄港村委會[341182104206]
-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白云寺村委會[341182104207]
-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竹園村委會[341182104208]
- 安徽省明光市自來橋鎮橋南村委會[341182104209]
長途區號:0550 | 郵政編碼:239000 | |
車牌號碼:皖M | 行政代碼:34118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明光市 | 行政級別:鎮 |
明光市自來橋鎮位于明光市的東南部,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8046 34-118038 36,北緯32036 07-32044 07,地處兩省(安徽、江蘇)四縣(市、區)交界處,東與江蘇省眙盱縣、安徽省來安縣接壤,南部與南譙區相毗鄰。北部與澇口鄉、西部與嘉山集鄉搭界。全鎮轄10個村民委員會,110個自然村莊,1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2.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00人),鎮域面積86.4平方公里(其中街道2平方公里,人口5000人),現有耕地面積23514畝,其中旱田面積15114畝,水田面積8400畝。鎮內宜林山場面積近三萬畝。
本鎮屬低山丘陵地區,典型的江淮分水嶺脊背地區,鎮內四周環山,屬小盆地地形,中部平坦開闊,土地肥沃。全鎮從1958年后陸續修建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10座,塘壩250面,總蓄水量為500萬方。氣候屬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15.6℃,年平均降水量940毫米,無霜期為219天。
集鎮經數百年建設,到上個世紀初自來橋集鎮已十分繁華,南北一條街(老街)寬八米,長千余米,南北兩頭建有城門、牌坊,街面全由條石鋪成,由于長年行使獨輪車,石溝清晰可見,街道兩面青磚小瓦,建筑別致優雅,店鋪林立,設有糧行、鹽行、煙行、造紙業、織布業、商業、飲食業、油坊、酒坊、澡堂、客棧等經濟十分興旺,古有“小南京”之稱。解放前后,數十年自來橋均為鎮、區、縣政府所在地。1943年共產黨領導的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就設在自來橋街道北頭直到1946年。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譚震林、方毅、徐海東、羅炳輝、汪道函等都曾在自來橋戰斗或工作過。由于自來橋是縣政府所在地和路東路西秘密交通線的特殊地位,從1938年2月至1941年元月日寇曾經三次轟炸,五次侵擾過自來橋,燒毀房屋近千間,老街古建筑基本被毀。給自來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隨著社會的發展,1990年集鎮進行全面規劃,沿澗來公路開辟“十”字型新街,總長1100米,連接老街形成“干”字型,新街道寬40米。1995年至今,先后建了農貿市場,商貿小區,下水道等工程,街道上樓房鱗次櫛比,式樣別致新穎。由于集鎮古老,位置適中,每逢農歷一、四、七日的逢集日,上集人數多達萬人左右,日成交額可達30萬元。萬伏高壓電貫通鎮內所有村組,農電低改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