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桃源村委會[350425104201]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西安村委會[350425104202]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東坂村委會[350425104203]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橋山村委會[350425104204]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翁厝村委會[350425104205]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前厝村委會[350425104206]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前村村委會[350425104207]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廣湯村委會[350425104208]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楊坑村委會[350425104209]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上舉村委會[350425104210]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蘭玉村委會[350425104211]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桃林村委會[350425104212]
- 福建省大田縣桃源鎮桃新村委會[350425104213]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
車牌號碼:閩G | 行政代碼:350425(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大田縣 | 行政級別:鎮 |
【基本概況】桃源鎮位于大田縣西部,東毗上京鎮,南連漳平市新橋鎮,西鄰永安市西洋鎮,北接永安市青水鄉,擁有較為優越的自然優勢、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商貿優勢,素有“世外桃源”之稱。鎮政府設在桃源“丁”字街的東街頭,距縣城49公里,離永安城區40公里。內轄13個行政村,52個自然村,81個村民小組。境內總人口20707人,全鎮總面積214.93平方公里,山場面積150452畝,耕地面積15797畝。桃源鎮國有林場、赤頭坂采育場、國營東風農場、縣良種場、縣三中均在轄區內。
【濃郁的文化底蘊】桃源原名桃園,是明未引用唐詩“桃花園里可耕田”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間,閩南人移居桃源舊街,稱“世外桃源”,故改為名桃源。宋、元朝劃為龍巖府桃源巡檢司,明朝屬漳平縣聚賢里。明嘉靖十四年大田置縣后始屬大田縣管轄,清代隸屬永春州大田四區聚賢里。民國始稱桃源鄉,民國九年改為桃源鎮。解放后屬第二區,1957年撤區并鄉成立桃源鎮,1958年與上京鄉合并成立桃源公社,1961年又與上京公開各立公社,1984年改為桃源鄉,1992年10月改為桃源鎮。名勝古跡有遠近聞名的十里五花橋、武陵仙境十八處、廣湯的東岳廟、桃源的春安廟、蘭玉的三峰寺、黃山頭的祖源殿、東坂的安良堡、鄭氏“十八戶”大祖祠、分水格的革命烈士墓及東坂畬族風情。
【良好的自然地理】桃源地處戴云山西側,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適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51.0mm,年平均氣溫17.7℃,一月平均氣溫7.9℃,七月平均氣溫25.8℃,最高氣溫達36℃,無霜期264天。全鎮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約665米。鎮區為一個河谷小平原,面積2.5平方公里,為桃源溪沖擊而成,海拔約530米。
【活躍的社會經濟】桃源鎮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林茂糧豐,是大田縣的一個農業重鎮。煙葉是本鎮支柱產業,年種植規模6000畝以上。食用菌是近年新興的產業,年生產規模達百萬袋(平方尺)以上。林木資源儲量高,樹種以杉、松、竹為主,森林覆蓋率達82.6%,盛產紅菇等野生珍稀食用菌。水利資源豐富,境內流域擁有各類梯級電站13個,所發電量620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