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古里鄉 烏魯布鐵鎮 諾敏鎮 托扎敏鎮 甘河鎮 大楊樹鎮 阿里河鎮 |
長途區號:0470 | 郵政編碼:021000 | |
車牌號碼:蒙E | 行政代碼:150723 | |
隸屬政區: 呼倫貝爾 | 行政級別:自治旗 |
鄂倫春自治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南側,東鄰黑龍江省。總面積59800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2004年)。旗人民政府駐阿里河鎮。
郵編:165450 代碼:150723 區號:0470 拼音:Elunchun Zizhiqi
行政區劃
鄂倫春自治旗轄6個鎮、1個鄉:阿里河鎮、大楊樹鎮、甘河鎮、托扎敏鎮、諾敏鎮、烏魯布鐵鎮、古里鄉。境內有: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諾敏河農場、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宜里農場、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扎賚河農場、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古里農場、加格達奇區、松嶺地區、大楊樹林業局、甘河林業局、克一河林業局、吉文林業局、阿里河林業局。其中,關于“加格達奇區、松嶺地區”介紹見本站“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
歷史沿革
因民族名得名。鄂倫春,系鄂倫春語,意為“住在山嶺上的人”。
清代,屬黑龍江將軍布特哈總管(副都統)管轄的游獵地區,民國時期屬布西設治局境內。(注:“布西設治局”詳見本站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沿革介紹)
1951年4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以莫力達瓦旗所屬的甘奎、諾敏、多布庫爾和喜桂圖旗的托扎明4個蘇木設置鄂倫春旗,駐小二溝(今諾敏鎮),由內蒙古自治區呼納盟領導。1952年5月31日,經內務部批準,將鄂倫春旗改設為鄂倫春自治旗。1953年4月,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1954年5月,改隸呼倫貝爾盟。1959年1月15日,國務院批準,自治旗駐地遷至阿里河鎮。
1969年7月,隨同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管轄。1970年4月,劃歸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1979年7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隸屬呼倫貝爾盟。2001年,隸屬地級呼倫貝爾市。
2000年,鄂倫春自治旗轄8個鎮、4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旗總人口29209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阿里河鎮 48911 大楊樹鎮 85940 甘河鎮 36981 克一河鎮 22357 吉文鎮 19820 諾敏鎮 20722 烏魯布鐵鎮 18067 宜里鎮 24117 訥爾克氣鄉 4822 古里鄉 7843 托扎敏鄉 1802 溫庫圖鄉 715
?年,鄂倫春自治旗行政區劃一覽:(可能是2001年或2002年資料。根據當時《內蒙古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阿里河鎮:轄 平安、奮飛、青山、群英、晨光、向陽、康寧、康樂、林海、興林、沿河、西郊、富民、東風、興盛15個社區居委會;齊奇嶺、昆侖山、阿里河、阿東4個村委會。
大楊樹鎮:轄 順和路、路路通、康博安、靜化美、百綠春、正陽里、大華街、南湖美、北方街、慶豐滿、金線頂、友誼路、新華街、萬泉路、百匯街、天星河、文化街、益民河、農墾美、興農愿、保豐滿、安民居、能源橋、平安里、庫勒奇25個社區居委會;街西、北郊、大架子山、橋南、新華、半拉山、四平山、富饒、富民、前進、振興、紅星、東勝13個村委會。
甘河鎮:轄 鐵豐、繁華、勝利、鎮西、育才、興華、臨河、興旺、昌盛、興安、愛林、鎮東12個社區居委會。
克一河鎮:轄 克上、陽光、杜鵑、二環路、東升、霍都奇、河東7個社區居委會;斯木科村委會。
吉文鎮:轄 先行、四合、光明、振興、吉文河、繁榮、育英、吉運8個社區居委會。
諾敏鎮:轄 旗原、宏林2個社區居委會;獵民、團結、護林、馬克拉、額爾肯、勝利、吉克騰迪、蘭巴庫、臥羅迪、煙囪石、海爾堤、江北、小二溝一村、小二溝二村、小二溝三村、小二溝四村18個村委會。
烏魯布鐵鎮:轄 甘奎社區居民委會;朝陽、烏魯布鐵、訥爾克氣、二十里、友誼、鐵東、毛家鋪、朝陽溝、向陽、紅旗、春林、馬尾山、春亭閣、躍進、五岔溝、東升、興盛、新發、烏爾其、新興、新豐21個村委會。
宜里鎮:轄 宜興社區居委會;奎勒河、小庫莫、大庫莫、庫維地、二根河、都柿溝、馬鞍山、臥北河、青松溝、乃木河、小二紅、漁場、諾敏河、團結、十六棟房、龍頭、卡日楚、嶺南、扎西、東升、臥羅河21個村委會。
古里鄉:轄 獵民、興牧2個村委會。
托扎敏鄉:轄 托河社區居委會;希日特奇、木奎、勃力河、陶力罕4個村委會。
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諾敏河農場:一隊~八隊。
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宜里農場:一隊~十四隊、十六隊。
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扎賚河農場:一隊~十三隊、十五隊~十八隊。
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古里農場:一隊~九隊。
加格達奇區:見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
松嶺地區:見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
2005年,鄂倫春自治旗轄8個鎮、2個鄉:阿里河鎮、大楊樹鎮、甘河鎮、克一河鎮、吉文鎮、諾敏鎮、烏魯布鐵鎮、宜里鎮、古里鄉、托扎敏鄉。
2006年,鄂倫春自治旗撤并3個鄉鎮,具體為:宜里鎮并入大楊樹鎮,克一河鎮并入甘河鎮,托扎敏鄉與吉文鎮合并(重新設立托扎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