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林扒社區居民委員會[411381106001]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溝王營村委會[411381106201]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馬營村委會[411381106202]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西許村委會[411381106203]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周西村委會[411381106204]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閻東村委會[411381106205]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宋崗村委會[411381106206]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彭莊村委會[411381106207]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千兵村委會[411381106208]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吳崗村委會[411381106209]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辛家村委會[411381106210]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張仙營村委會[411381106211]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南許營村委會[411381106212]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姜營村委會[411381106213]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邱崗村委會[411381106214]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小李營村委會[411381106215]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南朱營村委會[411381106216]
- 河南省鄧州市林扒鎮下郝村委會[411381106217]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
車牌號碼:豫R | 行政代碼:41138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鄧州市 | 行政級別:鎮 |
鄧州市林扒鎮位于豫西南邊緣,南連湖北襄陽,西鄰老河口市,該鎮交通便利,距老河口機場24公里、焦枝鐵路22公里,207國道穿鎮而過,是豫、鄂、陜、川的交通咽喉,F已形成輻射半徑30公里,服務人口40萬人的邊緣地區中心貿易集鎮。全鎮總面積為90、8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101個自然村,226個村民小組,9、3萬畝耕地,4、2萬人,有漢、回、蒙、滿四個民族居住。
林扒鎮地處南陽盆地邊緣,屬半丘陵地帶,以黃膠土為主,也有黃老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屬大陸性季風型半濕潤氣候。水利資源豐富,小草河、排子河環繞全鎮,刁南干渠總干一支,排南分干有效灌溉面積5、8萬畝。
歷史文化
林扒鎮古今為鄧州四大名鎮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人薈萃。據《山海經、夸父追日》述:“夸父,……將往西海,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讀史方輿紀要》亦稱,“(鄧)州,古所稱鄧林之險!薄妒酚、禮記集解》云:“鄧林,鄧祁侯之國,在楚之北境”。1959年《鄧縣新志》載“林扒鎮古稱鄧林鎮”。
林扒鎮文化燦爛,境內有黑龍廟仰韶文化遺址,古村落遺址及磚灘寺,茱萸寺等古跡。1958年5月,在境內排子河附近河槽內發現一枚二十五萬年前的古象牙化石。
歷史名人有:明朝宰相李賢,清朝宰相李永茂、李威等。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林扒鎮黨委、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改革開放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投入為動力,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大力發展農業和鄉鎮企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后被南陽市命名為“科技示范鄉鎮”、“明星鄉鎮”、“文化先進鄉鎮”、“小康鎮”。1998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16800萬元,其中工農業生產總值38750萬元,財政收入4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6元。鄉鎮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市第十八位,年經濟增長速度為8、7%。目前,全鎮已建成一個林扒中心集鎮和張仙營、千兵兩個小集鎮,林扒中心集鎮規劃區域為5、5平方公里,人口1、6萬人,集鎮基礎設施完善配套,F已建成專業市場16個,工業小區2個,商業樓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鎮區市場繁榮,經濟活躍,平均日上市人口4萬人左右。1998年社會商品零售額5600萬元,集貿成交額1、6億元,實現利稅1500多萬元,已成為豫鄂邊緣地區一個頗具吸引力的中心貿易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