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正園社區居民委員會[510724105001]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錦龍社區居民委員會[510724105002]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南苑社區居民委員會[510724105003]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天竺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01]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牌坊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02]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龍泉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03]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長春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04]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蟠龍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05]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金山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06]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紅光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07]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石馬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08]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金埝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09]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水井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0]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朝陽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1]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橋樓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2]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紅桂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3]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新田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4]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高山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5]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新春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6]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農聯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7]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珍珠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8]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大泉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19]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青松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0]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潼橋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1]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順江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2]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火光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3]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雙泉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4]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方林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5]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燈塔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6]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九一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7]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新民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8]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五一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29]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六一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30]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五星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31]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群益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32]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柏林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33]
- 四川省安縣秀水鎮東風村民委員會[510724105234]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2650 | |
車牌號碼:川B | 行政代碼:51072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綿陽市安縣 | 行政級別:鎮 |
秀水鎮,又名秀水河,舊名安興場,清同治年間改為今名。北面與桑棗鎮連界;東面與樂興鎮、塔水鎮相鄰;南接河清鎮;西連沸水、雎水、迎新三鄉鎮。是安縣至德陽、綿竹兩市縣和高川鄉的交通樞紐。全鎮轄五個居委會、34個村。21214戶,60977人,其中男30987人,女29990人。幅員面積:據1982年安縣農業區劃委員會調查統計,為95平方公里。其中。平壩50.5平方公里,東南面39.5平方公里,沿山面5.0平方公里。有耕地61183畝。
秀水鎮風景秀麗,旅游資源豐富。西有白水湖和沸泉,北有羅浮山及羅浮山溫泉;場鎮內有頗具規模的天主教堂和著名作家沙汀創辦的“其香居”茶園;鎮郊有石林、龍洞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地潼家橋、紅桂村東皇觀等景點。
全鎮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地勢由西北向南緩斜,壩、丘地型各半,秀水河穿境而過;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300天左右、以自然流灌溉為主,農業耕作條件得天獨厚,F秀水鎮已初步建成全縣的糧油、瘦肉型豬、蠶繭、水果、水產、蔬菜、中藥材等農業商品基地。
區位條件較好,基礎設施完善,省道“成青公路”、“譚秀公路”縱橫全鎮,秀太路、秀塔路、秀河路、安秀路、秀沸路、秀樂路、秀雎路等市縣級公路四通八達,新建成的秀水客運中心有發往成都、綿陽等地的客車百輛。建設了移動電話秀水基站,開通了198、199高速尋呼和因特網,實現村村通電話。鎮內建有標準化廣播電視站,電視收視節目22套以上。有35千伏變電站一座,1個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新建了以秀豐干道、宏興干道、東升干道、新民小區為基本框架的南苑商貿小區,城鎮面積達2.5平方公里;城鎮商貿設施完備、交易活躍,有綜合農貿市場4個,專業市場7個,棕制品市場屬川西之最,年吞吐量達2000噸以上。
2001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13億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72億元,其中農業產值為1.81億元、工業產值1.91億元;糧食總產值3.1萬噸,生豬出欄4.4萬頭,財政收入887.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37元,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7%。
在經濟建設和城鎮建設節節上升的同時,秀水鎮社會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鎮內有高完中一所、初級中學2所、中心小學三所、村小26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在校學生達 余人;有一等甲級醫院一所,一等乙級醫院三所,各類醫療衛生站(點)遍布全鎮,農村初級醫療衛生條件極大改善。
1995年,秀水鎮被列為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7年底,又被列為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鎮;1998年,秀水鎮被評為綿陽市綜合經濟評價10強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