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寺坪社區居委會[610521109001]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金堆社區居委會[610521109002]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石可社區居委會[610521109003]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寺坪村委會[610521109200]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西川村委會[610521109201]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東坪村委會[610521109202]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西坪村委會[610521109203]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芋坪村委會[610521109204]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粟峪村委會[610521109205]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粟西村委會[610521109206]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大粟西村委會[610521109207]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任家灘村委會[610521109208]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武坪村委會[610521109209]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草坪村委會[610521109210]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鐵爐村委會[610521109211]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車臺村委會[610521109212]
- 陜西省華縣金堆鎮羅甸村委會[610521109213]
長途區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
車牌號碼:陜E | 行政代碼:6105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華縣 | 行政級別:鎮 |
金堆鎮,華縣秦嶺之巔升起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國鉬業之都——金堆城所在地。
金堆鎮,古時稱金斗,因其向官府日進“斗”金而取名。后來改為金堆。因四面青山環繞而為“城”又稱“金堆城”。
金堆鎮位于華縣最東南端,地處秦嶺深處四縣市交界地帶,東北與華陰毗鄰,西接藍田、南靠洛南。平均海拔1300米,面積224平方公里。文峪河、栗西河、栗峪河、蒿坪河四條河流由北向南匯入南洛河。六條川道將金堆分割成溝溝岔岔,境內溝壑縱橫,山巒疊嶂,是華縣唯一的純山區鎮,距縣城70公里。
全鎮轄14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8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萬多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萬,農業人口1萬,流動人口0.3萬人。境內有大中型企業金堆城鉬業公司等鉬礦山企業7家,各類企事業單位20家。農作物以玉米、洋芋、小麥、豆類為主。林業資源豐富,約37萬畝,林特產品為木材、核桃、板栗、香菇、木耳、黃花茶、天麻等。畜牧業發展快。還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大鯢、錦雞等。礦藏資源豐富,主要有鉬、金、銀、銅、鎢、錳、鉛、鋅、硫、鈾,非金屬大理石、水晶、鉀長石、石英砂石等十多種。其中以鉬礦最為富有,儲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全國也是全亞洲最大的鉬業基地。
金堆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帶領全鎮人民勤政務實、開拓創新、知難而進,取得了改革和發展的新勝利。工農業生產飛速發展,非國有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有文金鉬業公司、秦星鉬業公司、桃園鉬礦、榮昌公司等重點企業。寺坪、石可街道路寬燈明,修整一新,高樓林立,個體商業飲食服務業門面攤點300多家,形成了新興的礦山城鎮。財政收入突破1300萬元大關,位居全縣之首。被評為陜西省明星鎮。
金堆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團結奮斗,在2005年重點實施“一、二、三、四”工程(即種植一萬畝地膜洋芋、玉米。養殖兩萬只牛、羊、豬、兔。發展三萬畝以烤煙、核桃、花椒為主的經濟作物。新增鉬業公司四家)、工農共建和諧金堆城工程、綜合治理工程、扶貧遷安工程,決心在3年內財政收入突破1500萬元大關,努力建設一個文明、富裕、和諧、開放的新金堆,爭創全國明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