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大安社區居委會[610726102001]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泗水鋪村委會[610726102200]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桑樹灣村委會[610726102201]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石窩金村委會[610726102203]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金堆鋪村委會[610726102205]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觀音寺村委會[610726102207]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鐵爐溝村委會[610726102208]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江林村委會[610726102210]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新民村委會[610726102212]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寧家灣村委會[610726102213]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八畝田村委會[610726102215]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黃土鋪村委會[610726102217]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大漁洞村委會[610726102219]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烈金壩村委會[610726102222]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分水嶺村委會[610726102223]
- 陜西省寧強縣大安鎮漢源村委會[610726102225]
長途區號:0916 | 郵政編碼:723000 | |
車牌號碼:陜F | 行政代碼:610726(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寧強縣 | 行政級別:鎮 |
大安鎮位于秦巴山區腹地,海拔600——1701.8米,地標:東經106 °12′—28′,北緯32° 57′—33°12′,地處寧強東北部,距漢中100公里、縣城38公里,素有寧強“東大門”、“古漢江源頭第一鎮”之稱。1996年原三鄉一鎮(烈金壩鄉、白楊林鄉、桑樹灣鄉、大安鎮),撤并為現大安鎮,2005年撤并村組,原20個村1個居委會,166個村(居)民小組,撤并為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06個村(居)民小組,8289戶,總人口29010人,其中農業人口23560人。總面積150.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064畝,其中水田5013畝。轄泗水鋪、桑樹灣、石窩金(原石窩金和大溝)、金堆鋪、觀音寺、鐵爐溝、江林、新民、八畝田、黃土鋪(原黃土鋪和干溝峽)、大漁洞(原大漁洞和蒲家溝)、寧家灣(原寧家灣和娑婆溝)、烈金壩(原烈金壩和金牛驛)、分水嶺 、漢源等15個村和1個街道社區居委會。
二、物產
1、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有金、銅、鐵、錳金屬礦和滑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崗巖、石墨、金剛砂等非金屬礦。最大礦藏屬干溝峽錳礦,儲量在5800萬噸左右。
2、地方工業產品:主要有金屬鈣、石棉、滑石粉加工廠;“臥云”牌純凈水、“康源”牌蕨根系列食品生產廠家。
3、土特產:主要有土雞、生豬、木耳、香菇、核桃、板栗、油桐、紅皮蘿卜、蠶繭等。
4、名貴藥材:有天麻、黨參、厚樸、杜仲等。
三、集鎮歷史沿革和現狀
大安鎮自古就是文化古鎮,交通發達,人杰地靈,鎮政府駐大安小街,屬大安河與導嶺河的交匯處,為唐之金牛縣,元之大安州、縣治所,唐后曾有金牛道之設。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大安鎮,清設大安驛。民國26年(1937年)復建鎮。
大安鎮集鎮規劃區,東至石粉廠,西至交警隊3平方公里范圍,以漢江河、導林河在集鎮中心交匯,自古就形成了大街和小街之分、南北之分。隨著近年來小城鎮建設的不斷投入,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鎮內設有村鎮建設管理辦公室和環境衛生管理站,集鎮規劃方案得到進一步落實。加大城管力度,又逐步形成了大街農貿市場、小街商貿住宅,河南企業開發、河北文化重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