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官上村委會[610122200200]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閆家村委會[610122200201]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河口村委會[610122200202]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安家山村委會[610122200203]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苜蓿溝村委會[610122200204]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山底村委會[610122200205]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白家坪村委會[610122200206]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斗溝村委會[610122200207]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西桿廟村委會[610122200208]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錫水村委會[610122200209]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東桿溝村委會[610122200210]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雙龍村委會[610122200211]
- 陜西省藍田縣輞川鄉六郎關村委會[610122200212]
長途區號:0029 | 郵政編碼:710000 | |
車牌號碼:陜A | 行政代碼:6101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藍田縣 | 行政級別:鄉 |
輞川鄉地處縣南淺山區,四面環山,人杰地靈。在這山青水秀的地言居住著敢于開拓創新、勇于進取的村民,通過大膽嘗試,走上了奔小康的致富路。
以人為本抓經濟
輞川受地域條件的制約,外出務工人員相對較少,但是他們沒有等待觀望,而是主動挑戰,充分利用大山這一自然資源發展經濟,搞起了天然白皮松苗圃基地、板栗、核桃經濟林、舍飼養殖、核桃初加工等一系列產業,既發展了經濟又解決了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鄉黨委、政府一班了因勢利導,精心組織,以鄉黨校為陣地對部分村民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 和專業技術培訓。重點突出農業科技知識培訓。針對群眾發展經濟林、食用菌和畜牧業等主導產業的實際,積極與縣農技中心、林科中心、畜牧中心聯系,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科技講座。現場傳授板栗嫁接,木耳、天麻有性繁殖,地膜覆蓋和科學養殖等技術,為發展經濟做好了人才儲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全鄉已有70%的村民至少掌握了一門實用技術,重點村則個個是能手。
基礎促發展強化
“要致富先修路”。努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完成了河口、東軒等四村村級4米寬沙石路面建設,并對河口二組村內主干道路進行了水泥硬化。解決了河口四組和苜蓿溝村的人畜飲水,改用水廁40戶。同時加大校舍建設力度。又龍村投資5萬元對原有教學樓進行了擴建、改建;白安坪村投資20萬元新建12萬元新建12間2層教學樓,主體工程已完成,進入收屐階段;安家山村投資20多萬元建校舍七間三層,極大的改善了育人環境。
一村一品創品牌
輞川境內山林覆蓋面大,發展經濟林潛力較大,特別是國家稀有苗木白皮松資源豐富,加之輞河縱貫全鄉,有大量沙石資源,高級路面石玄武石礦點多,儲藏量大,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
白皮松培植以安家山為主。在村主任李平剛的帶領下,搞起了白皮松的育苗、培養這一產業。目前全村累計發展面積達610畝,僅此一項全年共收入200萬元,人均2000元。他們將這一產業集約化經營,農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幾乎家家都有摩托車,僅去年至今新增私人小樓27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