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東麻村委會[141002105200]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伍默村委會[141002105201]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伍級村委會[141002105202]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桑灣村委會[141002105203]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金殿村委會[141002105204]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杜家莊村委會[141002105205]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城居村委會[141002105206]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新風村委會[141002105207]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蘇村村委會[141002105208]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蘭村村委會[141002105209]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朔村村委會[141002105210]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官位村委會[141002105211]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賈冊村委會[141002105212]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壇地村委會[141002105213]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東靳一村委會[141002105214]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東靳二村委會[141002105215]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小榆東村委會[141002105216]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小榆西村委會[141002105217]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錄井村委會[141002105218]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席坊村委會[141002105219]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西麻村委會[141002105220]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界峪村委會[141002105221]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西宜村委會[141002105222]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姑射村委會[141002105223]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峪口村委會[141002105224]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寨頭村委會[141002105225]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晉掌村委會[141002105226]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龍祠村委會[141002105227]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河北村委會[141002105228]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河南村委會[141002105229]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北杜村委會[141002105230]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中杜村委會[141002105231]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西杜村委會[141002105232]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三景村委會[141002105233]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王莊村委會[141002105234]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峪里村委會[141002105235]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高莊村委會[141002105236]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賈平斗村委會[141002105237]
長途區號:0357 | 郵政編碼:041000 | |
車牌號碼:晉L | 行政代碼:1410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堯都區 | 行政級別:鎮 |
金殿鎮是由原金殿鎮、小榆鄉、龍祠鄉于2001年3月撤鄉并鎮后成立的,距城10公里。東依汾河,南鄰襄汾縣,西接枕頭鄉,北連劉村鎮,總面積86.5平方公里。全鎮下轄38個行政村。2002年底總戶數14969戶,人口62255人,人口數量居全區首位。全鎮從業人員31730人,其中女勞力15060人,農業從業人員9044人,工業從業人員12016人。309國道橫貫東西,臨夏公路貫穿全境南北,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全鎮境內山、丘、川并存。鐵、鎂、錳、鋅等礦產資源豐富。1999年—2002年,鎮黨委、鎮政府以調產為主線,農民增收為目的,帶領全鎮人民奮力拼搏,務實進取,逐步實現由經濟大鎮向經濟強鎮的跨躍。糧食總產量達15348噸,居全區第一位,農村經濟總收入66997萬元,總費用48798萬元,農民人均所得2849元。
〔農業調產〕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建設一個現代化小城鎮,建設三個基地,建設一個經濟強鎮”的發展戰略。重點建設三大基地取得了明顯的成效:1、逐漸完善了以養雞牽頭的“一條龍”式養殖基地。1999—2002年,全鎮狠抓養雞優勢產業,以桑灣村、金殿村、杜家莊、壇地村四個蛋雞小區建設為重點,宣傳發動,鼓勵扶持,發展養雞專業戶1500戶,蛋雞養存欄120萬只,產蛋遠銷廣東、三門峽等地。同時引進資金200萬元,建成金大豆油脂公司(主要供給農戶養殖飼料)、蛋雞孵化公司(主要負責蛋雞品種更新)、雞糞加工廠(主要深加工農戶雞糞),現在全鎮基本形成了“公司十基地十農戶”的一條龍養殖模式,為以后繼續培育其它養殖積累了經驗。2、壯大了以藥材、經濟林為主的特色種植基地。重點以西宜村藥材加工廠為核心,大力發展周邊村民種植藥材,1000畝的藥材基地初具規模。在高速路兩旁綠化帶,山區的荒山荒坡,發展棗林間作3000畝,水稻和蓮菜1000畝,花卉苗木2000畝,走出了“潛力產品——特色基地”的經濟新路子。3、強化了以焦化、冶煉為龍頭的民營企業基地。根據環保要求,全鎮采取“關小建大,扶強扶優”的戰略,堅決取締關停“五小”企業,投資建設高科技、環保型、機械化為主攻方向的焦化、冶煉公司。到目前為止,全鎮取締不達標企業達110個,成功投產的大型焦化廠3個,158平方米的冶煉廠7個,大型環保耐火建材廠10個,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技術落后,污染嚴重、效益低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