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新東村委會[411024200201]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潘莊村委會[411024200202]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夏堂村委會[411024200203]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北趙莊村委會[411024200204]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小寨村委會[411024200205]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東大王村委會[411024200206]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東許村委會[411024200207]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鄧李村委會[411024200208]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羅莊村委會[411024200209]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陳樓村委會[411024200210]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張北村委會[411024200211]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張中村委會[411024200212]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張南村委會[411024200213]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后廈村委會[411024200214]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好漢莊村委會[411024200215]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康莊村委會[411024200216]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崗陵寺村委會[411024200217]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張莊村委會[411024200218]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南楊莊村委會[411024200219]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沙灘村委會[411024200220]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西許村委會[411024200221]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大宋村委會[411024200222]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和寨村委會[411024200223]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邵莊村委會[411024200224]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裴莊村委會[411024200225]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蘇墩村委會[411024200226]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河崗村委會[411024200227]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后張村委會[411024200228]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后李村委會[411024200229]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水坑村委會[411024200230]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丁崗村委會[411024200231]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屈莊村委會[411024200232]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堿崗村委會[411024200233]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閻段村委會[411024200234]
- 河南省鄢陵縣張橋鄉馮崗村委會[411024200235]
長途區號:0374 | 郵政編碼:461000 | |
車牌號碼:豫K | 行政代碼:41102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鄢陵縣 | 行政級別:鄉 |
張橋鄉總面積85平方公里,耕地82萬畝,轄35個行政村,66個自然村,252個村民組,15239戶,6.4萬口人,其中農業人口61415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29.4人。鄉政府駐新張橋,距縣城15公里。
2004年,我們張橋鄉黨委、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省、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帶領全鄉干部群眾,緊緊圍繞“三上一突破”的發展戰略方針,團結拼搏,乘勢而上,張橋鄉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2004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4.8億元,農業總產值完成4.1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8.7億元,財政收入完成5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7元。
一、調優農業結構,突出特色,助農增收致富
花木種植方面,我鄉按照“花木上檔次”的發展要求,以大宋、西許為中心的名優花木生產基地為依托,采取政策引導等措施,立足市場需求,改變花木苗木品種多、亂、雜“小而全”現象,引導農戶剔稠栽稀,著力發展彩色樹種、名優雜果等大規格高檔次的苗木,推行單行品種優質花木的專業化、規模化種植、大大提高了經濟價值。
經濟農作物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對邵莊豆角、康莊芹菜、張莊苦瓜等無公害蔬菜生產專業村的引導和扶持力度,規模化發展;著重發展了優質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全面落實糧食直補政策,糧食作物的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畜牧養殖方面,加強對水坑、新東、馮崗等村生豬養殖業的扶持力度,堅持集中養殖、專業養殖與分散養殖同步發展,大大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2004年,全鄉糧食作物總面積5432公頃,總產量36916噸,花卉種植面積發展到3.5萬畝,雜果面積1.3萬畝,無公害蔬菜1.8萬畝(含復種面積)。全鄉大家畜存欄23780頭,牛存欄23560頭,出欄11490頭,生豬存欄59620頭,出欄120280頭,羊存欄24828只,出欄24700只,家禽存欄389740只,出欄4137,畜牧業總產值達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