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4区,8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久久电影tv

[登錄] [免費注冊]
中國電商物流網(wǎng)
首頁 物流新聞 物流公司 物流設備 物流專線 物流展會 同城物流 同城快遞 同城搬家 同城配貨 快遞網(wǎng)點 郵編查詢 行政區(qū)劃
當前位置:行政區(qū)劃 > 河北省 > 石家莊市 > 辛集市

更新時間:2021-02-20

辛集市介紹


行政區(qū)劃:王口鎮(zhèn) 南智邱鎮(zhèn) 馬莊鄉(xiāng) 新城鎮(zhèn) 田家莊鄉(xiāng) 和睦井鄉(xiāng) 前營鄉(xiāng) 新壘頭鎮(zhèn) 位伯鎮(zhèn) 天宮營鄉(xiāng) 中里廂鄉(xiāng) 張古莊鎮(zhèn) 小辛莊鄉(xiāng) 辛集鎮(zhèn)
長途區(qū)號:0311郵政編碼:052360面積:951平方公里
車牌號碼:冀A行政代碼:130181人口:61萬人
隸屬政區(qū): 石家莊行政級別:縣級市 政府地址:辛集鎮(zhèn)

  
  辛集市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東部。北與深澤縣、安平縣接壤,東與深州市為鄰,南與冀州市、寧晉縣相接,西與晉州市毗連。總面積951平方千米。總人口61萬人(2003年)。
  市政府駐辛集鎮(zhèn)東大街1號。郵編:052360。代碼:130181。區(qū)號:0311。拼音:Xinji Shi。
  
  
  行政區(qū)劃
  
  辛集市轄8個鎮(zhèn)、7個鄉(xiāng):辛集鎮(zhèn)、舊城鎮(zhèn)、張古莊鎮(zhèn)、位伯鎮(zhèn)、新壘頭鎮(zhèn)、新城鎮(zhèn)、南智丘鎮(zhèn)、王口鎮(zhèn)、天宮營鄉(xiāng)、前營鄉(xiāng)、馬莊鄉(xiāng)、和睦井鄉(xiāng)、田家莊鄉(xiāng)、中里廂鄉(xiāng)、小辛莊鄉(xiāng)。
  
  
  歷史沿革
  
  辛集,明時名新集,后改“新”為“辛”名辛集。辛集古為全國重要皮毛聚散地,明清之際享有盛名,有“直隸一集”之稱。
  西漢建縣,曾稱安定、樂信、西梁,北齊時稱安國縣,縣治駐安古城,隋開皇十六年,置晏城縣,十八年改鹿城縣,唐天寶改束鹿縣,縣治駐舊城,明天啟年,縣治遷駐新城,1938年3月抗日時期,束鹿縣成立抗日政府,縣治在新城,屬冀南一分區(qū)。1940年1月,束鹿縣劃為束冀縣和束北縣,1946年初恢復原縣制,后分為17個區(qū)和舊城市,辛集市兩市,縣政府馬舊城。辛集市、束鹿縣同屬石家莊專署。
  1949年9月,縣政府駐地由舊城遷至今辛集鎮(zhèn)。1958年11月束鹿、晉縣、深澤三縣合并為束鹿縣,轄17個公社。1961年5月,恢復原束鹿縣轄區(qū),晉縣、深澤縣析出。
  1986年3月,撤銷束鹿縣,設立辛集市,原轄區(qū)不變。
  
  1949年10月,轄7區(qū)和舊城、辛集兩鎮(zhèn),轄區(qū)及隸屬未變。1954年4月,辛集鎮(zhèn)劃歸束鹿縣。1961年5月,晉縣、深澤恢復原縣治,束鹿縣改劃轄30個公社。1965年改轄為31個公社。
  1982年改轄31個委員會。1984年5月改轄1鎮(zhèn)30鄉(xiāng)。1984年8月改轄4鎮(zhèn)27鄉(xiāng)。1985年3月改轄7鎮(zhèn)24鄉(xiāng)。1986年3月束鹿縣改稱辛集市,轄5街道辦事處、6鎮(zhèn)、20鄉(xiāng)。1996年12月,鄉(xiāng)鎮(zhèn)合并為8鎮(zhèn)、7鄉(xiāng)。
  
  2000年,辛集市轄8個鎮(zhèn)、7個鄉(xiāng)。總人口623219人,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 辛集鎮(zhèn) 133564 舊城鎮(zhèn) 44412 張古莊鎮(zhèn) 30144 位伯鎮(zhèn) 40386 新壘頭鎮(zhèn) 42669 新城鎮(zhèn) 25969 南智邱鎮(zhèn) 37600 王口鎮(zhèn) 42086 夭宮營鄉(xiāng) 31395 前營鄉(xiāng) 35994 馬莊鄉(xiāng) 28405 和睦井鄉(xiāng) 34289 田家莊鄉(xiāng) 49774 中里廂鄉(xiāng) 22214 小辛莊鄉(xiāng) 24318 (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單位:人)
  
  ?年,辛集市轄8個鎮(zhèn)、7個鄉(xiāng),341個村委會、31個社區(qū)居委會。
  辛集鎮(zhèn):氣缸蓋廠、辛集化工廠、辛集中學、鐵路宿舍、皮毛制革廠、糧食局、柴油五廠、建設局、建設集團、鐵路三局、龍泉街、體育場、市府西大街、新開西街、新開東街、方北東大街、方北西大街、西華南路、西華北路、朝陽南路、康樂小區(qū)、康泰小區(qū)、康建小區(qū)、金城小區(qū)、西苑小區(qū)、鐵路宿舍、建設東大街、車站街、棉麻街、路南街、束鹿東大街31個社區(qū);順城街、市政街、商場街、定安街、牌坊街、裕民街、育才街、復康街、菜市街、文明街、安古城、舊壘頭、徐家莊、錨營、抬頭、西良馬、東良馬、六良馬、六朗營、支家方碑、溫家方碑、趙莊、楊家方碑、馮家方碑、西石莊、東石莊、裴辛莊、陳馬莊、林子里、胡合營、留雙營、月耳營、佃士營、撒馬營、孤馬營、都大營村委會
  張古莊鎮(zhèn):張古莊、杜合莊、北口營、耿家營、張名府、郭家莊、中王莊、北 四冢、北陳位、南陳位、南呂村、西陳位、東陳位、趙念、小位、 尖村營
  位伯鎮(zhèn):位伯、智家莊、東柳科、西呂村、大白店、西柳科、鎮(zhèn)頭西五村、 東四村、溫家村、南四家、北位并、南位伯、南位并、仁慈、百福、 大馮、小馮、小舟、善城、禮璨、小白店
  舊城鎮(zhèn):舊城、路家莊、大李家莊、北耿莊、西小李家莊、三丘、趙李家莊、 梨園、北張村、石家莊、菜園、南張村、田村、王莊、潘家莊、東 關、宮家莊、孟丘、李家莊、田莊寨子村、雷河、宋家莊、杏元、 頓房、軍齊、馬章、盂章、劉章、南章、果園、等報
  新壘頭鎮(zhèn):新壘頭、東位伯、張莊、馬呂、吳家莊、馬蘭、王家莊、封家莊、 搖頭、扒營、張馬村、西巴營、東巴營、范家莊、史莊、袁莊、北 小陳、東大陳、西大陳、北大過、孤莊、南大過、南小陳
  南智莊鎮(zhèn):南智丘、南瓦、南棚、南耿莊、大車城、小車城、耿虔寺、北智丘、 趙馬、北張光、南張光、西小王、盂觀、西城、東小王、西曹家莊、 西陳家莊、東陳家莊、北瓦、褚家莊、朗口
  王口鎮(zhèn):王口、漢口、翰木莊、雷家莊、孟家莊、聶家莊、大理寺、東曹家 莊、郭西、賈百戶、恒丘、大營、楊莊、中曹家莊、倪家莊、西花 里莊、東花里莊、仁樹
  新城鎮(zhèn):新城、興隆莊、圈頭、白龍丘、路過、大李莊、賈李莊、后杜科、 沈家莊、郝家莊、前杜科、曹家園、滿家灣、張家村、董家屯、常 家屯、李家屯、徐家屯
  小辛莊鄉(xiāng):小辛莊、小章、北宋村、南宋村、丁家莊、王山口、巨家莊、東莊 里、程王莊、北李莊、大辛莊、西棗營、東棗營、楊家莊
  中里廂鄉(xiāng):中里廂、呂廂口、北孟莊、蘇家莊、北里廂、清宜莊、韓村莊、袁 村、馬町、北郭、謝村、南郭、泊莊
  天宮營鄉(xiāng):天宮營、郭王宋、北龐、北呂彩、天宮、南龐營、王下、南龐、徐 古莊、河莊、張王宋、宿王宋、吳王、張家營、明了、西朗月、東朗月
  前營鄉(xiāng):前營、后營、趙家莊、西王封、東王封、西劉莊、東劉莊、李同智 莊、苗家營、西古營、桃園、西澤北、于家莊、后魏家莊、杜林、 前魏家莊、朱家莊、石碑、崔家莊、東澤北、東范莊、周家營、呂 家莊、駱家營、八里丘、小染莊、沙河
  和睦井鄉(xiāng):和睦井、北周家莊、雙丘、張家莊、南周家莊、賈辛莊、馬鄉(xiāng)、散 思臺、理順井、大士莊、雙柳樹、小士莊、紅旗營、石槽、李家莊、 豆家莊、通士營、高家莊
  田家莊鄉(xiāng):田家莊、試炮營、王莊營、張董牛、尚家莊、周家莊、北付莊、八 里莊、南付莊、郭永莊、木丘、東張口、獅子莊、西王莊、傾井、 彭六佐、西劉家莊、東劉家莊、子日莊、北賢丘、南賢丘、草帽莊、 網(wǎng)子莊、袁家莊、耿家莊、南王莊、豆腐莊、史家莊、舊寨、伴當 營
  馬莊鄉(xiāng):馬莊、回生、甜水井、東謝村、西謝村、北營、南李家莊、東營、 辛村、南朱莊、木店、一間房、臺家莊、馬家莊、三間房、西陳家 莊、棗營、棗營莊
  
  2002年底,辛集市面積951平方千米,人口62.14萬。轄8個鎮(zhèn)、7個鄉(xiāng),15個社區(qū)居委會、344個村委會。市政府駐辛集鎮(zhèn)東大街1號。
  辛集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建設街59號。面積74.53平方千米,人口1.56。轄15個社區(qū)居委會、39個村委會:新開東街、新開西街、西華北路、朝陽南路、市府西大街、方碑東大街、棉麻街、路南街、車站街、龍泉街、體育場、建設東大街、康樂、康泰、康建;舊壘頭一、舊壘頭二、舊壘頭三、舊壘頭四、支家方碑、馮家方碑、楊家方碑、溫家方碑、胡合營、留雙營、月耳營、順城街、市政街、商場街、文明街、安古城、徐家莊、西石莊、東石莊、西范莊、佃士營、裕民街、育才街、定安街、牌坊街、西良馬、東良馬、六朗營、裴辛莊、復康街、菜市街、孤馬營、都大營、撒馬營、陳馬莊、林子里、趙莊、抬頭、錨營。
  舊城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舊城村。面積57.71平方千米,人口4.21萬。轄33個村委會:舊城、路家莊、大李家莊、北耿莊、西小李家莊、三丘、趙李家莊、梨園、北張、石家莊、菜園、南張、田村、王莊、潘家莊、東關、宮莊、孟丘、李家莊、田莊、寨子村、雷村、宋家莊、杏元、頓房、軍齊、馬章、李章、孟章、劉章、南章、果元、等報。
  新城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新城村。面積55.27平方千米,人口2.44萬。轄21個村委會:興隆莊、圈頭、白龍丘、路過、大李莊、賈李莊、后杜科、沈家莊、郝家莊、前杜科、曹家園、滿家灣、張家村、新城東街、新城西街、新城北街、董家屯、常家屯、李家屯、徐家屯。
  張古莊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張古莊村。面積45.89平方千米,人口3.08萬。轄17個村委會:張古莊、杜合莊、北口營、耿家營、張名府、郭家莊、中王莊、北 四冢、北陳位、南陳位、南呂村、西陳位、東陳位、趙念、小位、尖村營。
  王口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王口村。面積106.9平方千米,人口4.15萬。轄22個村委會:王口、翰林莊、雷家莊、漢口一、漢口二、仨樹、東花里莊、西花里莊、倪家莊、郭西、邢家莊、楊家莊、中曹家莊、恒邱、賈百戶、大營、四士營、文朗口、聶家莊、大理寺、孟家莊、東曹家莊。
  南智丘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南智丘村。面積77.23平方千米,人口3.95萬。轄24個村委會:南智丘、南瓦、南棚、南耿莊、大車城、小車城、耿虔寺、北智丘、趙馬、北張光、漫河頭、南張光、西小王、孟觀、西城、東小王、西曹家莊、新興路、泗上、西陳家莊、北瓦、褚家莊、朗口。
  位伯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西五村。面積51.02平方千米,人口3.96萬。轄22個村委會:位伯、智家莊、東柳科、西呂、小馮、小白店、大白店、西柳科、鎮(zhèn)頭、西五、小舟、東四、溫家、南四冢、北位井、善城、南位伯、南位井、仁慈、百福、大馮、禮璨。
  新壘頭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新壘頭村。面積61.12平方千米,人口4.25萬。轄23個村委會:新壘頭、東位伯、張莊、馬呂、吳家莊、南小陳、馬蘭、王家莊、封家莊、搖頭、扒營、張馬、西巴營、東巴營、范家莊、史莊、袁莊、北小陳、東大陳、西大陳、北大過、孤莊、南大過。
  馬莊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馬莊村。面積75.55平方千米,人口2.88萬。轄21個村委會:馬莊、回生、甜水井、東謝、西謝、北營、南李家莊、東營、辛村、蘆家莊、南朱莊、木店、一間房、臺家莊、馬家莊、三間房、西石干、中東石干、趙古營、棗營、棗營莊。
  小辛莊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小辛莊村。面積40.15平方千米,人口2.46萬。轄14個村委會:小辛莊、東莊里、王山口、程王莊、丁家莊、巨家莊、楊家莊、北宋村、南宋村、北李莊、大辛莊、西棗營、東棗營、小章。
  前營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前營村。面積59.41平方千米,人口3.62萬。轄27個村委會:前營、后營、趙家莊、西王封、東王封、西劉莊、東劉莊、李同智莊、苗家營、西古營、桃園、西澤北、于家莊、后魏家莊、杜林、前魏家莊、朱家莊、石碑、崔家莊、東澤北、東范莊、周家營、呂家莊、駱家營、八里丘、小染莊、沙河。
  天宮營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東天宮營。面積54.58平方千米,人口3.11萬。轄19個村委會:東天宮營、西天宮營、郭王宋、宿王宋、張王宋、吳王、張家營、明了、河莊、東朗月、西朗月、天宮、王下、南龐、南龐營、南呂彩、北呂彩、徐古莊、北龐共19個村。
  田家莊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田家莊村。面積82.94平方千米,人口4.95萬。轄30個村委會:田家莊、試炮營、王莊營、張董牛、尚家莊、周家莊、北付莊、八里莊、南付莊、郭永莊、木王、東張口、獅子莊、西王莊、傾井、彭六佐、西劉家莊、東劉家莊、子曰莊、北賢丘、南賢丘、草帽莊、網(wǎng)子莊、袁家莊、耿家莊、南王莊、豆腐莊、史家莊、舊寨、伴當營。
  和睦井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和睦井村。面積66.56平方千米,人口3.45萬。轄30個村委會:和睦井、北周家莊、雙丘、張家莊、南周家莊、賈辛莊、馬鄉(xiāng)、散思臺、理順井、大士莊、雙柳樹、小士莊、紅旗營、石槽、李家莊、豆家莊、通士營、高家莊。
  中里廂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中里廂村。面積42.12平方千米,人口2.30萬。轄14個村委會:中里廂、泊莊、南郭、謝村、北郭、馬疃一、馬疃二、清官店、北孟莊、北里廂、蘇家莊、韓陳莊、呂廂口、袁村。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以下根據(jù)“石家莊市區(qū)劃地名網(wǎng)”資料整理,其更新時間為2004年7月。人口等數(shù)據(jù)截至時間不詳。——注)
  辛集鎮(zhèn)(Xinji Zhen) 代碼130181100。面積51.79平方千米,人口60656人。郵編052360。[區(qū)劃] 轄順城街、市政街、商場街、安定街、牌坊街、裕民街、育才街、佃士營、錨營、復康街、菜市街、文明街、安古城、徐家莊、西范莊、抬頭、六郎、撒馬營、西良馬、東良馬、支家方碑、溫家方碑、趙莊、楊家方碑、馮家方碑、孤馬營、西石莊、東石莊、裴辛莊、陳馬莊、林子里、胡合營、留雙營、月耳營、都大營、舊壘頭。[地名] 古鎮(zhèn)辛集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皮毛聚散地,早在明朝之際就享有盛名。據(jù)《束鹿縣志》記載,明時此地已名新集,后與彭家莊、李家莊、廉官店、王家莊合并,改“新”為“辛”。[沿革] 同治二年五月(公歷1862年)修筑寨墻時,又將鄰村高卜營圈入寨內(nèi),同治末年與辛集合并。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2年屬深束縣。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該鎮(zhèn)改稱為辛集市,屬石家莊地區(qū)行政專署。1949年9月,縣人民政府由舊城遷到辛集,后改市后改市為鎮(zhèn),錄屬未變。1954年辛集鎮(zhèn)劃為束鹿縣。這里1952年辦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辛集先鋒人民公社辛集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該管理區(qū)與月耳營管理區(qū)9個村,安古城管理區(qū)一個村,東良馬管理區(qū)2個村,子日莊管理區(qū)一個村劃為城關公社,辛集鎮(zhèn)獨立成一個公社。1981年1月,改為辛集鎮(zhèn),并成立鎮(zhèn)人民政府。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6年3月改為興華街道辦事處。1996年12月城東、城北街道辦事處并入,稱辛集鎮(zhèn)。
  舊城鎮(zhèn)(Jiucheng Zhen) 代碼130181101。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42385人。郵編052371。[區(qū)劃] 舊城、路家莊、大李家莊、北耿莊、西小李家莊、三丘、趙李家莊、梨園、北張村、石家莊、菜園、南張村、田村、王莊、潘家莊、東關、宮莊、孟丘、李家莊、田莊、寨子村、雷村、宋家莊、杏元、頓房、軍齊、馬章、李章、孟章、劉章、南章、果元、等報。[地名] 據(jù)《束鹿縣志》記載:唐天寶十五年,明皇以安祿山反,改饒陽之鹿城為束鹿,即城于此。自唐至明,這里皆為束鹿之縣治。明天啟二年(公元1623年),滹沱河決晉州涅盤村入境內(nèi),由南位伯東注,沖破南堤,淹沒城池,且治即此遷往新城。從此,此地乃稱舊城,沿用至今。公社因駐地得名。[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2年屬深束縣。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6年屬束鹿縣1區(qū),時縣政府在舊城。1949年9月縣政府遷到辛集。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1區(qū)。這里1951年辦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舊城東風人民公社舊城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管理區(qū)劃為舊城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84年8月改鎮(zhèn),1996年12月合并軍齊鄉(xiāng),仍稱舊城鎮(zhèn)。
  張古莊鎮(zhèn)(Zhangguzhuang Zhen) 代碼130181102。面積46.08平方千米,人口31451人。鎮(zhèn)政府駐張古莊村,郵編052362。[區(qū)劃] 張古莊、杜合莊、北口營、耿家營、張名府、郭家莊、中王莊、北四冢、北陳位、南陳位、南呂村、西陳位、東陳位、趙念、北呂村、小位、尖村營共17個村。[地名] 據(jù)《束鹿縣志》記載:張古莊,原名張孤莊。謂立村之初,上張姓一、二家,別無鄰居。后人們按諧音改“孤”為“古”,稱張古莊,沿用至今。公社因其駐地在此,故稱張古莊公社。[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2年屬束晉縣。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6年末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2區(qū)。這里1953年辦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張古莊人民公社張古莊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管理區(qū)劃為張古莊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85年3月改鎮(zhèn),1996年12月合并南呂村鄉(xiāng),仍稱鎮(zhèn)。
  位伯鎮(zhèn)(Weibo Zhen) 代碼130181103。面積51.49平方千米,人口38922人。鎮(zhèn)政府駐西五村,郵編052361。[區(qū)劃] 位伯、智家莊、東柳科、西呂村、小馮、小白店、大白店、西柳科、鎮(zhèn)頭、西五村、小舟、東四村、溫家村、南四冢、北位井、善城、南位伯、南位井、仁慈、百福、大馮、禮璨共22個村。[地名] 位伯,原名北位伯。相傳戰(zhàn)國時,晉文公大將智堯封為伯,俸食于此。因南有南位伯,故稱該村為北位伯。清光緒(公元1875年)時去掉“北”字,稱為位伯,沿用至今。公社因其駐地在此,故稱位伯公社。[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2年屬束晉縣。1946年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3區(qū)。這里1952年辦互助組,1953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范家莊人民公社位伯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管理區(qū)劃為位伯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85年3月改鎮(zhèn),1996年12月合并仁慈鄉(xiāng),仍稱位伯鎮(zhèn)。
  新壘頭鎮(zhèn)(Xinleitou Zhen) 代碼130181104。面積61.65平方千米,人口41986人。鎮(zhèn)政府駐新壘頭村,郵編052360。[區(qū)劃] 新壘頭、東位伯、張莊、馬呂、吳家莊、南小陳、馬蘭、王家莊、封家莊、搖頭、扒營、張馬、西巴營、東巴營、范家莊、史莊、袁莊、北小陳、東大陳、西大陳、北大過、孤莊、南大過。[地名] 相傳唐時此村名為“唐尹集”,后改為“唐尹店”。村名均系唐玄宗命名而成。時該村地勢低洼,緊靠滹沱河,村民時遭水患。后將此村南移,壘建在一個名“老龍頭”的土丘上,故命村名為新壘頭,沿用至今。[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0年屬束晉縣。1946年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位伯3區(qū)。這里1951年辦互助組,1952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范家莊金星人民公社新壘頭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管理區(qū)劃為新壘頭公社,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96年12月合并范家莊鄉(xiāng),改鎮(zhèn)。
  新城鎮(zhèn)(Xicheng Zhen) 代碼130181105。面積55.54平方千米,人口22709人。鎮(zhèn)政府駐新城村,郵編052372。[區(qū)劃] 興隆莊、圈頭、白龍丘、路過、大李莊、賈李莊、后杜科、沈家莊、郝家莊、前杜科、曹家園、滿家灣、張家村、新城東街、新城西街、新城北街、董家屯、常家屯、李家屯、徐家屯共21個村。[地名] 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滹沱河水淹沒舊縣城,束鹿縣治逐遷于此,將新圈頭、河此集、小西天等村圈入寨內(nèi),定名新城,取新縣城之意。1944年縣治(日偽)遷往辛集,新城仍保留原名。[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0年將新城劃屬束冀縣.1942年路過、圈頭、白龍丘、興隆莊劃屬深束縣.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6年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6區(qū)。這里1951年辦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7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新城金光人民公社新城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新城管理區(qū)劃為新城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84年8月改鎮(zhèn)。1996年12月,合并大李莊鄉(xiāng)仍稱鎮(zhèn)。
  南智丘鎮(zhèn)(Nanzhiqiu Zhen) 代碼130181106。面積77.23平方千米,人口37304人。鎮(zhèn)政府駐南智丘村,郵編052360。[區(qū)劃] 南智丘、南瓦、南棚、南耿莊、大車城、小車城、耿虔寺、北智丘、趙馬、北張光、漫河頭、南張光、西小王、孟觀、西城、東小王、西曹家莊、新興路、泗上、西陳家莊、北瓦、褚家莊、朗口。[地名] 據(jù)《束鹿縣志》記載,戰(zhàn)國時大將智伯葬于此地。因村建于智伯墓南,故名南智丘。清光緒時改為南智伯,后又改為南智丘,沿用至今。公社因其駐地在此,故稱南智丘公社。[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0年屬束冀縣。1946年末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5區(qū)。這里1953年辦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7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西小王衛(wèi)星人民公社南智丘管理區(qū)和小車城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管理區(qū)和小車城管理區(qū)部分村莊劃為南智丘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85年8月改鎮(zhèn),1996年12月西小王鄉(xiāng)并入。
  王口鎮(zhèn)(Wangkou Zhen) 代碼10181107。面積104.40平方千米,人口39918人。鎮(zhèn)政府駐王口村,郵編052373。[區(qū)劃] 王口、翰林莊、雷家莊、漢口一、漢口二、仨樹、東花里莊、西花里莊、倪家莊、郭西、邢家莊、楊家莊、中曹家莊、恒邱、賈百戶、大營、四士營、文朗口、聶家莊、大理寺、孟家莊、東曹家莊22個行政村。[地名] 據(jù)《束鹿縣志》記載,清康熙時,此村即名王口。相傳滹沱河曾流經(jīng)此地,附近村民在此打漁晾網(wǎng),后陸續(xù)有人遷此定居,遂成村落,名“晾網(wǎng)口”。后改“網(wǎng)”為“王”,簡稱王口,沿用至今。[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0年屬束冀縣.1946年末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7區(qū).這里1951年辦互助組,1952年成立初級社,1958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郭西紅星人民公社王口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管理區(qū)劃為王口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85年3月改鎮(zhèn),1996年12月合并郭西孟家莊鄉(xiāng),稱王口鎮(zhèn)。
  天宮營鄉(xiāng)(Tiangongying Xiang) 代碼130181200。面積52.56平方千米,人口31150人。鄉(xiāng)政府駐東天宮營,郵編052371。[區(qū)劃] 東天宮營、西天宮營、郭王宋、宿王宋、張王宋、吳王、張家營、明了、河莊、東朗月、西朗月、天宮、王下、南龐、南龐營、南呂彩、北呂彩、徐古莊、北龐共19個村。[地名] 相傳明代從山西洪洞縣遷民至此,在天宮村北邊建兩村,按方位分稱東天宮營、西天宮營。1960年合并為一村,遂稱天宮營。公社因其駐此,故稱天宮營公社。[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0年屬束鹿縣1942年屬束鹿縣。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一區(qū)。這里1954年辦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65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公時,屬舊城東風人民公社天官營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該管理區(qū)劃為開官營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96年12月合開河莊鄉(xiāng)稱天官營鄉(xiāng)。
  前營鄉(xiāng)(Qianying Xiang) 代碼130181201。面積59.22平方千米,人口35208人。鄉(xiāng)政府駐后營村,郵編052360。[區(qū)劃] 營、趙家莊、后營、西王封、西劉莊、東劉莊、李同智莊、苗家、光園、西澤北、于家莊、杜林、后魏家莊、朱家莊、石碑、崔家莊、東澤北、東范莊、沙河、周家營、呂家莊、八里丘、小染莊、駱家營、前魏家莊共27個村(缺2個村名錄)。[地名] 前營位于后營公社駐地西南0.8千米處。有1301人。為前營大隊駐地。相傳明燕王掃北時在此扎南北兩營。后留部分兵士定居建村,因兩個村均靠鴨河(故道尚存),南營得名前鴨河營。1965年簡化為前營。[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2年屬深束縣。1946年又劃歸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7區(qū)。這里1954年辦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和睦井為星人民公社后鴨河營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泊莊區(qū)劃為后鴨河營公社。1965年改為后營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96年12月合并西澤北鄉(xiāng)稱前營鄉(xiāng)。
  馬莊鄉(xiāng)(Mazhuang Xiang) 代碼130181202。面積74.31平方千米,人口27210人。鄉(xiāng)政府駐馬莊村,郵編052372。[區(qū)劃] 馬莊、回生、甜水井、東謝村、西謝村、北營、南李家莊、東營、辛村、蘆家莊、南朱莊、木店、一間房、臺家莊、馬家莊、三間房、西石干、中東石干、趙古營、棗營、棗營莊共21個村。[地名] 據(jù)束鹿縣志記載,清康熙時(公元1662至1722年)此村即名馬莊。相傳唐時在今馬莊西口(現(xiàn)農(nóng)中校址)建有“玉泉寺”,寺門兩旁塑有兩匹白泥馬(表面為白銀粉刷飾)。明時有人遷此占產(chǎn)立莊,稱“白馬莊”,后演變?yōu)轳R莊。公社因其駐地在此,故稱馬莊公社。[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0年屬束冀縣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6年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6區(qū)。這里1953年辦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新城金光人民公社管理區(qū)和甜水井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這兩個區(qū)的部分村劃為一個公社,即為馬莊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96年12月合并一間房鄉(xiāng)稱馬莊鄉(xiāng)。
  和睦井鄉(xiāng)(Hemujing Xiang) 代碼130181203。面積67平方千米,人口32739人。郵編052360。[區(qū)劃] 和睦井 馬莊 散思臺 張家莊 雙丘 賈辛莊 南周家莊 北周家莊 東理順井 西理順井 豆家莊 石槽李家莊 高家莊 大士莊 通士營 小士莊 雙柳樹 紅旗營 共18個村。[地名] 相傳漢時這里是一個十幾戶的小村,劉秀走國至此,井里蛤蟆很多,欲飲戰(zhàn)馬而不成。從此更名為蛤蟆井。由于這里是古縣城到保定府的必經(jīng)之路,過往客人很多,許多來此投宿和定居。大家和睦相處,被譽為"和睦鄉(xiāng)里",遂改"蛤蟆"為"和睦",稱為和睦井。公社因其駐地在此,故稱和睦井公社。[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2年屬深束縣。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6年又劃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7區(qū)。這里1953年辦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和睦井火星人民公社和睦井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該管理區(qū)改劃為和睦井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96年12月合并大士莊稱和睦井鄉(xiāng)。
  田家莊鄉(xiāng)(Tianjiazhuang Xiang) 代碼130181204。面積83.87平方千米,人口51083人。鄉(xiāng)政府駐田莊鄉(xiāng)村,郵編052360。[區(qū)劃] 田家莊、試炮營、王莊營、張董牛、尚家莊、周家莊、北付莊、八里莊、南付莊、郭永莊、木王、東張口、獅子莊、西王莊、傾井、彭六佐、西劉家莊、東劉家莊、子曰莊、北賢丘、南賢丘、草帽莊、網(wǎng)子莊、袁家莊、耿家莊、南王莊、豆腐莊、史家莊、舊寨、伴當營。[地名] 相傳明永樂年間,有田、白二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占產(chǎn)立莊,因田姓居多,遂稱田家莊,沿用至今。[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0年屬束冀縣。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1946年屬束鹿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3區(qū)。這里1953年辦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辛集人民公社田家莊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田家莊區(qū)劃為田家莊公社,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1996年12月合并子日莊、木邱鄉(xiāng),稱田家莊鄉(xiāng)。
  中里廂鄉(xiāng)(Zhonglixiang Xiang) 代碼130181205。面積42.11平方千米,人口23416人。鄉(xiāng)政府駐中里廂村,郵編052360。[區(qū)劃] 中里廂、泊莊、南郭、謝村、北郭、馬疃一、馬疃二、清官店、北孟莊、北里廂、蘇家莊、韓陳莊、呂廂口、袁村共14個村。[地名] 據(jù)《束鹿縣志》記載,中里廂曾叫“春華里”,后改名中里廂。1937年日寇入侵,又將中里廂改名“東寺”。1941年恢復中里廂至今。公社因其駐地在此,故稱中里廂公社。[沿革]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屬束鹿縣。1942年分縣后。屬束晉縣。1949年建國后,屬束鹿縣4區(qū)。這里1954年辦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建高級社。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屬張古莊紅旗營人民公社泊莊管理區(qū)。1961年公社規(guī)模縮小,將泊莊區(qū)劃為一個公社,社址移到中里廂。1982年改稱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復置鄉(xiāng)。
  小辛莊鄉(xiāng)(Xiaoxinzhuang Xiang) 代碼103181206。面積33.34平方千米,人口26596人。鄉(xiāng)政府駐小辛莊村,郵編052361。[區(qū)劃] 小辛莊、東莊里、王山口、程王莊、丁家莊、巨家莊、楊家莊、北宋村、南宋村、北李莊、大辛莊、西棗營、東棗營、小章共14個村。[地名] 相傳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張、王、劉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建村,稱“三姓莊”。后遷來趙姓,改“三姓莊”為“新莊”,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至1874年)改“新”為“辛”,因當時戶少村小,故稱小辛莊。沿用至今。公社因其駐在此,故稱小辛莊公社。[沿革] 1969年3月成立小辛莊革命委員會,1981年4月改成小辛莊公社,1984年5月成立小辛莊鄉(xiāng)政府。
  
全國城市行政區(qū)劃查詢
Copyright © 2012-2025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電商物流網(wǎng)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徐州市| 光山县| 吴川市| 京山县| 金昌市| 荣成市| 慈利县| 海安县| 东兴市| 开江县| 梁山县| 阜南县| 连南| 沅江市| 隆化县| 潮安县| 长春市| 华容县| 清苑县| 淄博市| 乐东| 闵行区| 台南市| 巴楚县| 泰和县| 衡南县| 汤阴县| 洪湖市| 古丈县| 石首市| 上虞市| 肇州县| 曲麻莱县| 绵竹市| 义乌市| 郴州市| 丰原市| 瓦房店市| 遵义市|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