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4区,8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久久电影tv

[登錄] [免費注冊]
中國電商物流網
首頁 物流新聞 物流公司 物流設備 物流專線 物流展會 同城物流 同城快遞 同城搬家 同城配貨 快遞網點 郵編查詢 行政區劃
當前位置:行政區劃 > 浙江省 > 溫州市 > 永嘉縣

更新時間:2021-02-20

永嘉縣介紹


行政區劃:甌北鎮 上塘鎮 巽宅鎮 鯉溪鄉 沙頭鎮 應坑鄉 潘坑鄉 橋下鎮 西岙鄉 嶺頭鄉 昆陽鄉 五尺鄉 大岙鄉 山坑鄉 黃南鄉 楓林鎮 西源鄉 橋頭鎮 茗岙鄉 陡門鄉 溪口鄉 鶴盛鄉 溪下鄉 石染鄉 渠口鄉 花坦鄉 下寮鄉 徐岙鄉 巖坦鎮 張溪鄉 碧蓮鎮 烏牛鎮 西溪鄉 巖頭鎮 表山鄉 界坑鄉 東皋鄉 大箬巖鎮
長途區號:0577郵政編碼:325000
車牌號碼:浙C行政代碼:330324
隸屬政區: 溫州行政級別:縣

  永嘉縣位于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地理坐標為北緯28°09′,東經120°41′。總面積2674.1平方千米,總人口88.63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上塘鎮縣前路98號。郵編:325100。代碼:330324。區號:0577。拼音:Yongjia Xian。
  年平均降水量1705.5毫米。
  
  
  行政區劃
  
  (以下區劃地名、面積、人口數據根據“溫州市區劃地名網”資料整理,截至時間不詳):永嘉縣轄12個鎮、26個鄉:上塘鎮、甌北鎮、烏牛鎮、橋頭鎮、橋下鎮、沙頭鎮、碧蓮鎮、巽宅鎮、巖頭鎮、楓林鎮、巖坦鎮、大箬巖鎮;徐岙鄉、西溪鄉、下寮鄉、陡門鄉、花坦鄉、渠口鄉、茗岙鄉、昆陽鄉、石染鄉、界坑鄉、溪下鄉、西岙鄉、大岙鄉、山坑鄉、應坑鄉、五 鄉、表山鄉、東皋鄉、鶴盛鄉、西源鄉、嶺頭鄉、溪口鄉、鯉溪鄉、張溪鄉、黃南鄉、潘坑鄉,13個社區、12個居民區、906個行政村。
  上塘鎮 面積157.00平方千米,人口10.19萬人。鎮政府駐建鎮巷1號,郵政編碼325100。轄5個社區(城西、城北、城南、城中、城東)、83個行政村(前村、后村、中村、浦口、浦東、橫溪、敬仁、水碓塆、下塆、三元堂、立新、云加山、石階下、綠峰、河底、綠嶂、綠上、下堡、渭石、嶂岙、龍翔、上橋頭、西后、西前、金塘、前一、前二、前三、郭山、應山、溪了頭、大了埄、中聯、中西、中興、麻山、仁堂、外山、李家村、粟-、金平、東山下、中埄、馬蘭坦、嶺山、山節、金元埄、十二盤、上庵、江北田、楓樹下、阮家埄、李家坑、牛角門、下庵、大亨、朱岙、塘山、路口、杭廓、柯師塆、阮家山、嶺后、峙口、焦坑、河嶼、長源、大龍頭、溪頭、高山、仁里、山倉、河岙、大岙坦、東岸、李浦、觀下、爐塆、東岸岙底、東岸坦、黃嶼、觀前、嶼門)。
  甌北鎮 面積126.90平方千米,人口12.27萬人。鎮政府駐雙塔路,郵編:325102。轄8社區(雙塔、清水埠、楠江、襟江、鎮西、創新、江北街、金甌)、73個行政村(花岙、羅浮、浦一、和一、和二、和三、馬岙、白水、珠岙、礁下、堡一、堡二、浦二、林垟、塘頭、五星、浦西、東方、蔡橋、龍橋、碼道、新橋、河田、王家塢、前牌、安豐岙、江頭、仙山、后江、三江浦東、三江浦西、長岙、新建、梅園、掛彩、開洋、東占岙、池頭、埭下、黃巖洞下、江邊、珠江、鳳嶼、浦邊、江北嶺、上白巖、下白巖、嶺下、外窯、黃田岙、新壽灣、夾里、雅林、千石、雅村、蘆田、羅溪、行禪、蘆黃、繆北、龍川、木橋、北岙、龍頭、龍下、啟灶、山后、南岙、半嶺、仙客、陳家坑、箬隆、箬岙底)。
  烏牛鎮 面積77.00平方千米,人口3.87萬人。鎮政府駐王宅村,郵編:325103。轄1個居民區(烏牛街)、37個行政村(王宅、大聯、金合、橫嵐岙、新莊、榮莊、烏牛嶺下、鴨鵝、茅樓、吳岙、古塘、烏牛西垟、孫宅、蘆池、西灣、烏牛碼道、橫嶼、青塘、烏巖、東嶂、十八壟、西葉、西岙底、上葉、水對頭、楊家山、洪山、岳田、大嶂、仁家垟、東坦頭、上三房、馬岙、項岙、河口埭、河口岙、泰莊)。
  橋頭鎮 面積90.60平方千米,人口6.46萬人。鎮政府駐橋西村,郵政編碼325107。轄2個居民區(橋東、萬象)、57個行政村(橋西、橋頭、橋一、埄頭、潘羅、龍頭、詹岙、新華、溪心、黃堡、底新、將山、前下、井大、溪西、外新、下近、金窯、殿前、街頭、宋坑、窯底、坦頭、店埠、谷聯、梨村:鳳山、夏園、董岙、外岙、荷塘、沈埄、黃坦、龍根、 頭、大沸下、東行、前莊、金村:前堡、石埠頭、連岙、朱涂、白沙、外垟頭、鬧水坑、石馬岙、壬田、外岙兒、林福、林下、四角石、勝豐、洛溪、白垟、桃灣、白下)。
  橋下鎮 面積79.50平方千米,人口3.53萬人。鎮政府駐橋下村,郵政編碼325106。轄2個居民區(橋下街、西岸街)、38個行政村(橋下、小旦岙、光華、西溪下、金蘭、肖山、山聯、連村:泰山、橋上、上埄、京岸、陳山、外塆、桃山、韓埠、胡山、八里、方岙、小京岙、巖下、垟塆、梅岙、埠頭、麻坑、小京、西岙、徐山、下斜、霞岙、中央山、上村:東山、塘坑、尤山、延壽、葉岙、浦石)。
  沙頭鎮 面積64.90平方千米,人口2.53萬人。鎮政府駐高浦村,郵政編碼325108。轄1個居民區(沙頭街)、26個行政村(高浦、稠樹、漁田、廟活、潮際、龍潭下、下浦、石埠、陽岙、響山、新星、上光、烏龍川、東章、羅川、古二、古一、上浮林、下浮林、西垟、北山、中堡、南川、古廟口、龍益、陳住起)。
  大若巖鎮 面積90.90平方千米,人口2.73萬人。鎮政府駐大箬村,郵政編碼325116。轄1個居民區(大若巖)、36個行政村(大箬、白泉、玉泉、雙岙、大元下、龍垟、府岸、黃潭、荊州、黃岙、石岙、漲岸垟、銀泉、下灣、上灣、水云、錢泉、桐州、李大屋、埭頭、大東、李茅、舟岙、小若口、九房、梧漲、陳岙、下岸、都溪、田垟、蔣山、都南、寺前、垟坑、藤溪、里舍)。
  碧蓮鎮 面積44.80平方千米,人口2.04萬人。鎮政府駐碧蓮村,郵政編碼325116。轄1個居民區(碧蓮街)、16個行政村(碧蓮、上村:新岙、澄田、魚倉、地湊、石山、東坑里、東邊、缸窯、黃崗、石湖、邵園、下嶺根、梧岙、梧町)。
  巽宅鎮 面積77.20平方千米,人口1.97萬人。鎮政府駐巽宅村,郵政編碼325117。轄1個居民區(沿溪)、24個行政村(巽宅、小坑、金溪、龜背、下謝、小溪、巽一、嶺東、麻埠、進書、沙埠、龍前、里山、下一、下二、三里、麻莊、石垟、水頭垟、邵川、山下、外宕、中 山、章山里)。
  巖頭鎮 面積57.30平方千米,人口4.30萬人。鎮政府駐巖頭村,郵政編碼325113。轄1個居民區(麗水街)、36個行政村(巖頭、河三、河二、河一、協岙、塆里、芙蓉下、小港、芙蓉、張大屋、鄭岙、下園、溪南、嶼根、里岙、里戶、港頭、大岙埄、壟翔、大丘田、陳家坪、蒼岙、潘家垟、渡頭、蒼坡、周宅、方岙、上美、中美、下美、上岙山、岙底、下日川、西岸、上烘頭、下烘頭)。
  楓林鎮 面積73.60平方千米,人口3.89萬人。鎮政府駐楓林,郵政編碼325112。轄1個居民區(圣旨門)、45個行政村(楓一、楓二、楓三、楓四、楓五、東升、西、 新坊、垟、鑊爐、鏡架山、徐家塆、兆潭、獅溪、大門臺、后山、湖西、孤山、陳垟、新強、婁山、里龍、老庵、新竹、福田、高塘、金南、大木 垟、湯岙、田寮、烏弄、垟山、下港、陳田、垟山頭、田東、龔埠、內檔、外檔、外垟、包岙、金山、鳳岙、朱山頭、金山頭)。
  巖坦鎮 面積61.90平方千米,人口1.19萬人。鎮政府駐巖坦村,郵政編碼325115。轄1個居民區(巖坦街)、14個行政村(巖坦、坦一、西塘、葉坑、三面山、源頭、閃坑、巖門、嶼北、蛙蟆壟、東岙、廟下、大嶺、龍園)。
  徐岙鄉 面積39.80平方千米,人口1.41萬人。鄉政府駐徐岙村,郵政編碼325106。轄20個行政村(徐岙、塘上、朱硐坑、吳垟、黃麻垟、嶺根了、朱坑、大莢岙、大平、金加了、宋岙、銀坑、西尖、桐園、殿后、樟岙、楊塆、蒲家墩、黃川、廿四壟)。
  西溪鄉 面積83.70平方千米,人口3.88萬人。鄉政府駐吳宅村(現暫住六龍村),郵政編碼325106。轄38個行政村(吳宅、六龍、章一、下莊、羅徐、呈岙、朱坑垟、潘宅、坦頭垟、龍頭、下徐、龍口、墩頭、山根、富垟、湖鐘、周山平、濟根、黃村、雙聯、上朱山、茶一、茶二、朱山、阮山、里村:黃山、陳岙、甌渠、雙進、前山、嶺-、金園、婁川、垟觀、向陽、徐山、甌山)。
  下寮鄉 面積24.50平方千米,人口0.67萬人。鄉政府駐底寮村,郵政編碼325108。轄13個行政村(底寮、外寮、前坪、八里、芬益、中心、芬星、朱寮、陳下山、江山、山平、銀場、江坑)。
  陡門鄉 面積50.00平方千米,人口1.08萬人。鄉政府駐全安村,郵政編碼325108。轄18個行政村(全安、牛倫、潘垟、陡門、全山、東坑、林村:梅岙、茅竹坑、珠山、大溪、西林垟、上莊山、翁山、山溪頭、紹山、金竹垟、平坑)。
  花坦鄉 面積70.70平方千米,人口2.40萬人。鄉政府駐花坦,郵政編碼325109。轄30個行政村(花三、花二、花一、樟樹鳥、馬田、科竹、廿四、高坑、東光、董岙底、水巖、石公田、黃村:溪北、珍溪、架鶴山、霞山、埄頭山、珍岙、雙溪、胡頭、廊一、廊二、廊三、朱垟、埄下、小溪、東川、東升、繁榮)。
  渠口鄉 面積48.00平方千米,人口2.03萬人。鄉政府駐中方村,郵政編碼325108。轄18個行政村(中方、上方、下方、珠岸山、珠岸、豫樟、石柱、嶺垟、坦下、嶺下、塘塆、九丈、呈坑、泰石、霞川、碼硨、下城岙、福利)。
  茗岙鄉 面積42.10平方千米,人口1.60萬人。鄉政府駐茗下村,郵政編碼325116。轄22個行政村(茗下、茗后、茗上、茗中、坐凳、勝山、章當、下石坑、石田坑、光塘垟、剩莊、章岙、龍外、徐宅、馬界山、外徐、乾口、底岙、麻岙、巖山、南山、平川)。
  昆陽鄉 面積31.50平方千米,人口1.84萬人。鄉政府駐東村村,郵政編碼325116。轄20個行政村(東村:西村:南村:吊坑、梅坑、前山頭、鄭山、雙坑、下隴、里斜、外礱、底礱、塘下礱、邵山、赤嶺、雙壟、吳山、昆嶺、樓山、金倉)。
  石染鄉 面積62.70平方千米,人口0.74萬人。鄉政府駐石染村,郵政編碼325117。轄10個行政村(石染、和平、雷付、珠龍、墨印、云巖、木坑口、上橫、上坑口、茅山)。
  界坑鄉 面積70.80平方千米,人口0.91萬人。鄉政府駐界坑村,郵政編碼325117。轄11個行政村(界坑、黃岙、楊莊、美岙、界鳥、上董、盛山、興發、坑口、飯盆尖、信岙)。
  西岙鄉 面積43.50平方千米,人口0.60萬人。鄉政府駐西岙村,郵政編碼325117。轄11個行政村(西岙、橫排、泥坑、泥坑口、后坑、川岙、郭坑、柴皮、白石泥、石山、野骨)。
  溪下鄉 面積110.00平方千米,人口0.75萬人。鄉政府駐溪下村,郵政編碼325117。轄12個行政村(溪下、黃二、黃一、劉山、茶山、陳山頭、羅垟、馬上山、金山、麻村:邵坑、陳坑)。
  大岙鄉 面積49.60平方千米,人口0.72萬人。鄉政府駐大岙村,郵政編碼325117。轄7個行政村(大岙、北溪、金益、大柏、茶岙、應岙、孫山)。
  山坑鄉 面積37.10平方千米,人口0.80萬人。鄉政府駐山坑村,郵政編碼325117。轄12個行政村(山坑、后九埄、前九埄、大樹垟、湯店、槎川、馱平、了烈、小巨、新宅、鄭莊、巨川)。
  應坑鄉 面積43.10平方千米,人口0.68萬人。鄉政府駐應坑村,郵政編碼325117。轄8個行政村(應坑、爐山、章進岙、應二、應一、半坑、廿四壟頭、東莊)。
  五 鄉 面積41.90平方千米,人口1.21萬人。鄉政府駐五下村,郵政編碼325113。轄17個行政村(五下、五上、下龍、西川、水東、水西、西下、小茅垟、楊山、山結、里塆潭、藤壟根、龍潭坑、下宅、嶺根、南垟、林山)。
  表山鄉 面積55.10平方千米,人口0.69萬人。鄉政府駐表山村,郵政編碼325113。轄14個行政村(表山、祖婆山、口上、郎中巖、石匣、季家山、張公平、碎坑、嶺里、嶺外、麻家溪、外胡坑、內胡坑、周山)。
  東皋鄉 面積36.10平方千米,人口1.49萬人。鄉政府駐東皋村,郵政編碼325114。轄12個行政村(東皋、西爐、上塆、填垟、下家岙、蓬一、蓬二、蓬三、東爐、上日川、大山底、平龍山)。
  鶴盛鄉 面積86.90平方千米,人口1.55萬人。鄉政府駐鶴盛村,郵政編碼325113。轄17個行政村(鶴盛、上埠、大矼、下岙、鄭源、鶴垟、巖峰、塘村:羅川、大山頭、霞嶺根、鶴泉、黃坑、爐山、巖山、谷莊、箬裊)。
  西源鄉 面積51.50平方千米,人口1.00萬人。鄉政府駐西源村,郵政編碼325114。轄12個行政村(西源、西一、藤家壟、德岙、垟京、梅坦、巖舟、南岸山、鶴灣、齊山、谷山、下莊垟)。
  嶺頭鄉 面積88.10平方千米,人口1.47萬人。鄉政府駐嶺北村,郵政編碼325114。轄17個行政村(嶺北、嶺南、魚里、黃家山、金墩、紅楓、半山、小陳、蔡岙、富源、上港、中源、南陳、南坑、山南、英岙、山根)。
  溪口鄉 面積56.00平方千米,人口1.48萬人。鄉政府駐溪口,郵政編碼325115。轄19個行政村(溪一、溪二、陳寮、石鳥頭、橫路下、小舟垟、北山、前山、上宅岸、下坑、南岸、永坦、鐵坑、前溪、鳥頭、大謝、分水、后坪、刀架山)。
  鯉溪鄉 面積65.00平方千米,人口1.60萬人。鄉政府駐鯉溪村,郵政編碼325115。轄16個行政村(鯉溪、鄭家莊、山背、葵坑、杏岙、八沸垟、四聯、福佑、抱岙、陳坪、垟頭、深固、上泛、齊岙、陳岙、高山)。
  張溪鄉 面積83.00平方千米,人口1.05萬人。鄉政府駐張溪村,郵政編碼325115。轄18個行政村(張溪、檜染、金竹溪、福山、深固坑、寺后、石陳、里上坑、毛竹、南正、黃界坑、小長坑、上岙、嶺坑、江潭、陳周、水景、下潘)。
  黃南鄉 面積152.40平方千米,人口0.87萬人。鄉政府駐黃南村,郵政編碼325115。轄17個行政村(黃南、道基、嶺背、碧油坑、西山、王山、巖門下、上坳、李莊、潘塘、深龍、霄嶺、大學、岙頭、山早、嶺坑、理只)。
  潘坑鄉 面積89.50平方千米,人口1.14萬人。鄉政府駐潘坑村,郵政編碼325115。轄12個行政村(潘坑、石鳥、巖龍、佳溪、垟埄、周衛、田龍、陳莊、潘二、金鐘、八畝、白巖)。
  * 此處區劃地名、面積、人口數據根據“溫州市區劃地名網”資料整理。
  
  
  歷史沿革
  
  “永嘉”作為縣名始自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永嘉”二字,是“水長而美”的意思。
  漢高祖時屬閩越,惠帝三年(公元前192)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屬東甌國,國都在今永嘉縣甌北鎮江北,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屬會稽郡回浦縣,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為章安縣東甌鄉,順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屬會稽郡。三國吳太平二年(257)改屬臨海郡永寧縣,東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分臨海郡置永嘉郡,改屬之。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永嘉郡置處州,改永寧縣為永嘉縣,縣沿郡名。隋煬帝大業元年(605)恢復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廢永嘉郡置東嘉州,隸括州總管府,析永嘉縣之楠溪、西溪兩鄉置永寧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廢東嘉州重隸于括州,永寧并入永嘉縣。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從括州析永嘉、安固兩縣置溫州,治永嘉。唐武后載初元年(689)析永嘉置樂成縣后,永嘉縣轄境歷五代、宋、元、明、清不變。民國37年(1948),溫溪、石染、西岙3鄉劃給青田縣。
  
  1949年5月,永嘉縣全境解放。以甌江為界南置溫州市,江北縣境置雙溪縣,治巖頭鎮。9月21日,雙溪縣復稱永嘉縣,移治楓林鎮,翌年6月遷治羅浮龍橋,12月21日遷治溫州市區九山,1950年5月,將原屬溫州市屬的梧埏、永強、三溪、藤橋4個區劃歸永嘉縣。1958年該4個鄉重歸溫州市,永嘉縣治遷至上塘鎮。1961年,青田縣西岙、石染、上橫3鄉劃歸永嘉縣。
  
  1997年,永嘉縣轄14個鎮、28個鄉,面積2698平方千米,人口87.43萬人。
  
  2000年,永嘉縣轄14個鎮、28個鄉。總人口727390人,各鄉鎮人口: 上塘鎮 79941 甌北鎮 125298 橋頭鎮 68569 橋下鎮 34334 黃田鎮 41627 烏牛鎮 37719 七都鎮 9685 沙頭鎮 16513 巖頭鎮 29095 楓林鎮 21337 巖坦鎮 6878 大若巖鎮 16026 碧蓮鎮 11953 巽宅鎮 12949 羅東鄉 19315 西溪鄉 20534 徐岙鄉 7056 峙口鄉 7813 陡門鄉 6270 渠口鄉 10490 花坦鄉 13422 下寮鄉 3378 五尺鄉 5902 表山鄉 2993 東皋鄉 7294 鵝盛鄉 8838 西源鄉 4159 嶺頭鄉 8432 溪口鄉 6357 鯉溪鄉 8311 張溪鄉 7510 黃南鄉 5607 昆陽鄉 8805 茗岙鄉 8154 山坑多 4200 大岙鄉 4240 石染鄉 4273 溪下鄉 5214 西岙鄉 5118 界坑鄉 6154 潘坑鄉 6763 應坑鄉 386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7月6日,浙政函[2001]127號批復同意永嘉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1)撤銷黃田鎮、峙口鄉、羅東鄉和上塘鎮,以原上塘鎮、峙口鄉的行政區域和原黃田鎮的部分行政區域(黃嶼、觀前、嶼門3個村)、原羅東鄉的部分行政區域(東岸、李浦、觀下、爐彎、東岸岙底、東岸坦6個村)合并設立新的上塘鎮。新的上塘鎮轄83個行政村、12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建鎮巷1號(原上塘鎮政府駐地)。(2)撤銷甌北鎮,以其行政區域和原黃田鎮除黃嶼等3個村以外的其余行政區域、原羅東鄉除東岸等6個村以外的其余行政區域合并設立新的甌北鎮。新的甌北鎮轄73個行政村、8個居民區,鎮政府駐雙塔路1028號(原甌北鎮政府駐地)。行政區劃調整后的永嘉縣轄13個鎮、26個鄉。
  2001年7月7日,國務院(國函[2001]84號)批準,將永嘉縣的七都鎮和橋下鎮的中央涂居委會劃歸鹿城區管轄。2001年底,總人口895 78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1 446人,轄12鎮、26鄉,32居委會、906村委會。
  
  2002年區劃一覽 轄12個鎮、26個鄉,32個居民區、906個(上塘鎮 甌北鎮 橋頭鎮 橋下鎮 烏牛鎮 沙頭鎮 巖頭鎮 楓林鎮 巖坦鎮 大若巖鎮 碧蓮鎮 巽宅鎮 西溪鄉 徐岙鄉 陡門鄉 渠口鄉 花坦鄉 下寮鄉 茗岙鄉 昆陽鄉 溪下鄉 山坑鄉 大岙鄉 石染鄉 西岙鄉 界坑鄉 應坑鄉 五尺鄉 表山鄉 東皋鄉 鶴盛鄉 西源鄉 嶺頭鄉 溪口鄉 鯉溪鄉 張溪鄉 潘坑鄉 黃南鄉
  100上塘鎮 轄:陡門頭、橋匯、城東、城中、嘉安、嘉泰、鎮中、嶼陽、城南、永中、上塘街、城西12個居委會;前村、中村、后村、浦口、浦東、橫溪、敬仁、水碓灣、下灣、三元堂、立新、云加山、石階下、綠峰、河底、綠嶂、綠上、下堡、渭石、嶂岙、龍翔、上橋頭、西后、西前、前一、前二、前三、郭山、應山、溪了頭、大了降、中聯、中西、中興、麻山、仁堂、外山、李家、栗一、金平、東山下、中降、馬蘭坦、嶺山、山節、金元降、十二盤、上庵、江北田、楓樹下、阮家降、李家坑、牛角門、下庵、大亨、朱岙、塘山、路口、杭郭、柯師灣、阮家山、嶺后、峙口、河岙、山倉、塘里、溪頭、河嶼、長源、焦坑、大岙、大龍山、高山、黃嶼、觀前、嶼門、東岸、李浦、觀下、爐塆、東岸岙底、東岸坦、新民83個村委會。
  101甌北鎮 轄:楠江、鎮西、清水埠、雙塔、襟江、江北街、金甌、創新8個居委會;花岙、羅浮、浦一、和三、和二、和一、馬岙、白水、珠岙、礁下、堡二、堡一、浦二、林垟、塘頭、五星、浦西、東方、蔡橋、龍橋、碼道、新橋、河田、王家塢、前牌、安豐、江頭、仙山、后江、浦東、三江浦西、長岙、聯中、梅園、新建、池頭、埭下、黃巖洞下、江邊、珠江、鳳嶼、浦邊、江北嶺、上白巖、下白巖、嶺下、外窯、黃田岙、新壽灣、夾里、雅村、東占岙、千石、雅林、蘆田、羅溪、行禪、蘆黃、繆北、龍川、木橋、北岙、龍頭、龍下、啟灶、山后、南岙、半嶺、仙客、陳家坑、箬隆、箬岙底72個村委會。
  102橋頭鎮 轄:橋東、萬象2個居委會;橋東、橋頭、橋一、橋西、降頭、潘羅、龍頭、詹岙、新華、溪心、黃堡、底新、將山、前下、井大、溪西、外新、下近、金窖、殿前、街頭、宋坑、窖底、坦頭、店埠、谷聯、梨村、鳳山、夏園、董岙、外岙、荷塘、沈降、黃坦、龍根、念頭、大沸下、東行、前莊、金村、前堡、石埠頭、連岙、朱涂、白沙、外垟頭、鬧水坑、石馬岙、壬田、外岙兒、林福、林下、四角石、勝豐、洛溪、白垟、桃灣、白下58個村委會。
  103烏牛鎮 轄:王宅、大聯、金谷、橫嵐岙、新莊、榮莊、烏牛嶺下、鴨鵝、茅樓、吳岙、古塘、西祥、孫宅、祥池、西灣、烏牛碼道、橫嶼、青塘、烏巖、東嶂、十八壟、西葉、西岙、上葉、水對頭、楊家山、洪山、岳田、大嶂、仁家垟、東坦頭、上三房、馬岙、項岙、河口埭、河口岙、泰莊37個村委會。
  104橋下鎮 轄:橋下街、西岸街2個居委會;橋下、小坦岙、光華、西溪下、金蘭、肖山、山聯、連村、泰山、橋上、上降、京岸、陳山、外灣、桃山、韓埠、胡山、八里、方岙垟、小京岙、巖下、垟灣、梅岙、埠頭、麻坑、小京西岙、徐山、下斜、霞岙、中央山、上村、東山、塘坑、尤山、延壽寺、葉岙、六岙、浦石38個村委會。
  105大若巖鎮 轄:大若巖居委會;白泉、玉泉、雙岙、大元下、龍垟、府岸、黃潭、荊州、黃岙、石岙、大若、漲岸垟、銀泉、下榴灣、上榴灣、水云、錢泉、桐州、李大屋、棣頭、大東、李茅、舟岙、小若口、九房、梧漲、上陳岙、下岸、都溪、田垟、蔣山、都南、寺前、垟坑、藤溪、里舍、六岙、浦石38個村委會。
  106碧蓮鎮 轄:碧蓮街居委會;下村、上村、新岙、澄田、魚倉、地湊、石山、東坑里、東邊、缸窯、黃崗、石湖、邵園、下嶺根、梧岙、梧町、錢泉、桐州、李大屋19個村委會。
  107巽宅鎮 轄:巽宅街居委會;沿溪、巽宅、小坑、金溪、龜背、下謝、小溪、章山里、巽一、嶺東、麻埠、進書、沙埠、龍前、里山、下嵊一村、下嵊二村、三里宅、麻莊、石垟、水頭垟、邵川、山霞、外宕、中山、三里、山下27個村委會。
  108巖頭鎮 轄:麗水街居委會;巖頭、河三、河二、河一、協岙、灣里、小港、芙蓉、張大屋、鄭岙、下園、溪南、嶼根、里岙、里戶、芙蓉下、港頭、大岙降、壟翔、大丘田、陳家坪、蒼岙、潘家垟、渡頭、蒼坡、周宅、方岙、上美、中美、霞美、上岙山、箬溪岙底、下日川、西岸、上烘頭、下烘頭35個村委會。
  109楓林鎮 轄:圣旨門居委會;圣旨門、楓一、楓二、楓三、楓四、楓五、東升、西幽、新坊、隊垟、鑊爐、鏡架山、徐家灣、兆潭、獅溪、大門臺、后山、湖西、外檔、孤山、陳垟、新強、婁山、里龍、老庵、新村、福田、高塘、金山頭、金南、大木隊、湯岙、田寮、烏弄、垟山、下港、陳田、垟山頭、田東、壟埠、內檔、外垟、包岙、金山、鳳岙、朱山頭46個村委會。
  110巖坦鎮 轄:巖坦街居委會;巖坦、坦一、西塘、葉坑、三面山、源頭、閃坑、巖門、嶼北、蛙蟆壟、東岙、廟下、大嶺、龍園14個村委會。
  111沙頭鎮 轄:沙頭街居委會;高浦、稠樹、漁田、廟活、潮際、龍潭下、下浦、石埠、陽岙、響山、新星、上光、烏龍川、東章、羅坑、古二、古一、上浮林、下浮林、西垟、北山、中堡、南川、古廟口、龍益、陳住起26個村委會。
  200西溪鄉 轄:六龍、章一、下莊、羅徐、呈岙、朱坑垟、潘宅、吳宅、坦頭垟、龍頭、下徐、龍口、墩頭、山根、富垟、湖莊、周山、濟根、黃村、雙聯、上朱山、茶一、茶二、朱山、阮山、徐山、里村、黃山、陳岙、甌渠、雙進、甌山、前山、嶺一、金園、垟觀、向陽、婁川38個村委會。
  201徐岙鄉 轄:徐岙、塘上、朱碉坑、吳垟、黃麻垟、嶺根、朱坑、大頭岙、大平、金加了、宋岙、銀場、西尖、桐園、廿四垅、殿后、樟岙、楊灣、蒲瓜墩、黃川20個村委會。
  202昆陽鄉 轄:東村、西村、南村、吊坑、梅坑、茶場、鄭山、雙坑、下隴、里斜、外礱、底礱、塘下礱、邵山、赤嶺、雙壟、吳山、昆嶺、樓山、金倉、前山頭21個村委會。
  203茗岙鄉 轄:茗后、茗下、茗上、中村、坐凳、勝山、章當、下石坑、石田坑、光塘垟、剩莊、章岙、龍外、徐宅、馬界山、外涂、乾口、底岙、麻岙、巖山、南山、平川22個村委會。
  204山坑鄉 轄:山坑、九降、前九垟、大樹垟、湯店、槎川、馱平、了烈、小巨、新宅、鄭莊、巨川12個村委會。
  205應坑鄉 轄:應坑、爐煎、章進岙、應二、應一、半坑、廿四壟頭、東莊8個村委會。
  206大岙鄉 轄:大岙、北溪、金益、大柏、茶岙、應岙、孫山7個村委會。
  207溪下鄉 轄:溪下、黃二、黃一、劉山、茶山、陳山頭、羅垟、馬上山、金山、麻村、邵坑、陳坑12個村委會。
  208界坑鄉 轄:界坑、黃岙頭、楊莊、美岙、界鳥、上董、盛山、興發、坑口、飯盆尖、信岙11個村委會。
  209西岙鄉 轄:西岙、橫彭、泥坑、泥坑口、后坑、川岙、郭坑、柴皮、白石泥、野骨、謝山11個村委會。
  210石染鄉 轄:石染、和平、雷付、珠龍、墨印、云巖、木坑口、上橫、下坑口、茅山10個村委會。
  211五(氵束鳥)鄉 轄:五上、五下、下龍、西川、水東、水西、西下、小茅垟、楊山、山結、里灣潭、藤壟根、龍潭坑、下宅、嶺根、南垟、林山17個村委會。
  212表山鄉 轄:表山、祖婆山、口上、郎中巖、石厘、季家山、張公平、碎坑、嶺里、嶺外、麻家溪、外胡坑、內胡坑、周山14個村委會。
  213東皋鄉 轄:東皋、西爐、上灣、填垟、下家岙、蓬一、蓬二、蓬三、東爐、上日川、大山底、平龍山12個村委會。
  214鶴盛鄉 轄:鶴盛、上埠、大江、下岙、鄭源、鶴垟、巖峰、塘村、羅川、大山頭、霞嶺根、鶴泉、黃坑、爐山、巖上、谷莊、箬裊17個村委會。
  215西源鄉 轄:西源、西一、藤家壟、德岙、垟京、梅坦、巖舟、南岸山、鶴灣、齊山、谷山、下莊垟12個村委會。
  216嶺頭鄉 轄:嶺北、嶺南、魚里、黃家山、金墩、紅楓、半山、小陳、蔡岙、富源、上港、中源、南陳、南坑、山南、英岙、山根17個村委會。
  217溪口鄉 轄:溪一、溪二、陳寮、西鳥頭、橫路下、小舟垟、北山、前山、上宅岸、下坑、南岸、永坦、鐵坑、前溪、鳥頭、大謝、分水、后坪、刀加山19個村委會。
  218鯉溪鄉 轄:鯉溪、鄭家莊、高山、山背、蔡坑、杏岙、八沸垟、四聯、福佑、抱岙、陳坪、垟頭、深固、上泛、齊岙、陳岙16個村委會。
  219張溪鄉 轄:張溪、檜染、金竹溪、福山、深固坑、寺后、石陳、里上坑、毛竹、南正、黃界坑、小長坑、上岙、林坑、江潭、陳周、水景、下潘18個村委會。
  220黃南鄉 轄:道基、嶺背、碧油坑、西山、王山、巖門下、上坳、李莊、潘塘、黃南、深龍、霄嶺、大學、岙頭、山早、林坑、理只17個村委會。
  221潘坑鄉 轄:潘坑、石鳥、巖龍、佳溪、垟峰、周衛、田龍、陳莊、潘二、金鐘、八畝、白巖12個村委會。
  222陡門鄉 轄:全安、牛倫、潘垟、陡門、全山、東坑、林村、梅岙、茅竹坑、珠山、大溪、西林垟、上莊山、翁山、山溪頭、紹山、金竹垟、平坑18個村委會。
  223花坦鄉 轄:花三、花二、花一、樟樹鳥、馬田、科竹、廿四最、高坑、東光、董岙底、水巖、石公田、黃村、溪北、珍溪、架鶴山、霞山、降頭山、珍岙、雙溪、胡頭、廊一、廊二、廊三、朱垟、降下、張田庵、東川、東升、繁榮30個村委會。
  224渠口鄉 轄:中方、上方、下方、珠岸山、珠岸、豫樟、石柱、嶺垟、坦下、嶺下、塘灣、九丈、呈坑、泰石、霞川、碼車、下城岙、福利18個村委會。
  225下寮鄉 轄:底寮、外寮、前坪、八里山、芬益、中心、芬星、朱寮、陳下山、江山、山平、銀場、江坑13個村委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永嘉縣轄12個鎮、26個鄉:上塘鎮、甌北鎮、烏牛鎮、橋頭鎮、橋下鎮、沙頭鎮、碧蓮鎮、巽宅鎮、巖頭鎮、楓林鎮、巖坦鎮、大箬巖鎮;徐岙鄉、西溪鄉、下寮鄉、陡門鄉、花坦鄉、渠口鄉、茗岙鄉、昆陽鄉、石染鄉、界坑鄉、溪下鄉、西岙鄉、大岙鄉、山坑鄉、應坑鄉、五 鄉、表山鄉、東皋鄉、鶴盛鄉、西源鄉、嶺頭鄉、溪口鄉、鯉溪鄉、張溪鄉、黃南鄉、潘坑鄉。
  
  
  地圖
  
全國城市行政區劃查詢
Copyright © 2012-2025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電商物流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承德县| 浦东新区| 宁晋县| 舞钢市| 义乌市| 新建县| 天津市| 都匀市| 浏阳市| 化州市| 保山市| 河东区| 乌鲁木齐县| 石狮市| 金塔县| 衡水市| 行唐县| 金秀| 宁远县| 日照市| 西贡区| 肇州县| 铜陵市| 白水县| 饶阳县| 宁化县| 黔东| 宁安市| 盐城市| 长春市| 高淳县| 新干县| 达日县| 平原县| 张掖市| 天水市| 榕江县| 游戏| 大姚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