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黃廠社區居委會[430726202001]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棠梨埡村委會[430726202201]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白羊山村委會[430726202202]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高家尖村委會[430726202203]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鶴山村委會[430726202204]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溫家溪村委會[430726202205]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兩岔溪村委會[430726202206]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龔家臺村委會[430726202207]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望羊橋村委會[430726202208]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聊葉湖村委會[430726202209]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青龍橋村委會[430726202210]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檀木坡村委會[430726202211]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竹巷口村委會[430726202212]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水溪峪村委會[430726202213]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分水嶺村委會[430726202214]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雙峪村委會[430726202215]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王家堰村委會[430726202216]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雷公嘴村委會[430726202217]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核桃灣村委會[430726202218]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燕兒坡村委會[430726202219]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懸鐘峪村委會[430726202220]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園藝場村委會[430726202221]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雞鳴橋村委會[430726202222]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白云橋村委會[430726202223]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廖家拐村委會[430726202224]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三合山村委會[430726202225]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跑馬崗村委會[430726202226]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筑壩橋村委會[430726202227]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美盛橋村委會[430726202228]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馬路峪村委會[430726202229]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晏家棚村委會[430726202230]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蘇家灣村委會[430726202231]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馬鬃嶺村委會[430726202232]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康坪村委會[430726202233]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葉家嶺村委會[430726202234]
- 湖南省石門縣白云鄉北峪灣村委會[430726202235]
長途區號:0736 | 郵政編碼:415000 | |
車牌號碼:湘J | 行政代碼:430726(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石門縣 | 行政級別:鄉 |
白云鄉位于石門中西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3公里,東與皂市鎮接壤,西與磨市鎮、慈利國太橋交界,南與慈利東岳觀、楊柳鋪為鄰,北與白云山林場毗連,總面積1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731畝,轄35個自然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433個村民小組,9106戶,3.4萬人。居民以漢族和土家族為主。是一個典型的丘陵山區鄉。
白云境內礦藏儲量豐富,有雄磺礦、煙煤、硫鐵礦、石灰石、赤鐵礦、石煤、石灰巖、大理石、重晶石、葉巖等20余種礦藏,開采價值很大。該鄉境內雄磺礦的儲量居世界之冠,開采了1040多年,產品暢銷國內外。
白云是常德的重要旅游勝地。由徐向前元帥親自題詞的中國十大名洞之一龍王洞就在該鄉境內,距縣城西北28公里(公路36公里)處,省道S303線南側。
白云鄉是石門的工業重鎮,2005年底,基本完成全鄉所有國有和集體企業改制,實現了民有民營。目前,共有大小企業600多家,其中,黃廠化工廠、黃廠水泥廠、白云水泥廠等3家企業年產值分別超過1000萬元,五峰山煤礦、王堰煤礦、黃廠采選廠的年產值均在500萬元以上。白云的望羊麻花、白糖和粉絲聞名遐邇,產品遠銷省內外。
近年來,白云農業支柱產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柑橘產業得到了全面的鞏固和提升,10km萬畝橘橙走廊已經初具規模;全鄉黨員、干部在鄉黨委的領導下,克服了各種困難,頂住了各種壓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全鄉基本達到了組組通公路的目標,而且全鄉有15個村硬化水泥路30余公里;依法按政策完成了白云水泥廠和王堰煤礦企業產權體制改革,把原有的集體企業通過依法破產拍賣的方式推向了市場。企業的產權關系得到了理順,企業自身也得到了發展;小城鎮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自從2003年以來,政府投入今600萬元,啟動民資2000多萬元,實現了“三年三大步、舊貌變新顏”。在政府大力推動下,完成了自來水工程和集鎮南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與集鎮開發,使集鎮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功能不斷完善,集鎮的發展對經濟的拉動力不斷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