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和平社區居委會[510623117001]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解放社區居委會[510623117002]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人民社區居委會[510623117003]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建設社區居委會[510623117004]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飛烏村村委會[510623117201]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雙碑村村委會[510623117202]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南華村村委會[510623117203]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送寶村村委會[510623117204]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花姑村村委會[510623117205]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海棠村村委會[510623117206]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踏水橋村村委會[510623117207]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三江村村委會[510623117208]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走馬嶺村村委會[510623117209]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人和寨村村委會[510623117210]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三合碑村村委會[510623117211]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望鄉村村委會[510623117212]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龍懷村村委會[510623117213]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朝元村村委會[510623117214]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倒碑埡村村委會[510623117215]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甘塘村村委會[510623117216]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乾偉村村委會[510623117217]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甘露村村委會[510623117218]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祁家溝村村委會[510623117219]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嘀城村村委會[510623117220]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寶塔村村委會[510623117221]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雙柏樹村村委會[510623117222]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香樟村村委會[510623117223]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太陽村村委會[510623117224]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獨樓村村委會[510623117225]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大栗山村村委會[510623117226]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寶磬村村委會[510623117227]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柏埡村村委會[510623117228]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金佛寺村村委會[510623117229]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騎龍店村村委會[510623117230]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黃蓮村村委會[510623117231]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鶴鳴村村委會[510623117232]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華實村村委會[510623117233]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切山村村委會[510623117234]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材源村村委會[510623117235]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響灘村村委會[510623117236]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園山村村委會[510623117237]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偏偏店村村委會[510623117238]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馬家灣村村委會[510623117239]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玉宇村村委會[510623117240]
- 四川省中江縣倉山鎮洪恩村村委會[510623117241]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400 | |
車牌號碼:川F | 行政代碼:5106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中江縣 | 行政級別:鎮 |
" 在中江倉山鎮,有一群最為特殊,也最讓人刮目相看的投資群體。他們“兩手空空”從故鄉走出去,融入大千世界之中去拼搏,等到自己基本小康的時候,又回到貧困的家鄉重新創業,企望帶動家鄉建設步入新的軌道。他們,是自發組成的一個100余人的群體,不久前在倉山鎮共同投資110萬元建成了一條可與城市街道媲美的“農民街”。2003年春節剛過,2月17日中央電視臺的攝制組便開進中江倉山“農民街”采風。倉山“農民街”成了今年春天的熱門話題。
距縣城南端100多里的中江縣倉山片區工委,所轄倉山、華實、廣福等18個鄉鎮。隨著解放以來出生人口的逐年增多和水資源供求矛盾加劇,這里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至2002年統計表明,整個片區的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尚不足2400元,遠遠低于全市農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倉山片區時,村民們第一個反映便是企盼“手頭松一點”。然而求富的心愿如平地起高樓,談何容易,當地的自然環境與經濟狀況嚴重制約著人們施展拳腳。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當地黨委政府在制定各種幫助農民走上富裕之路規劃時,片區工委領導深切地感到,勞務輸出是一項吹糠見米、無機械成本而空手出門抱“財”歸家的工程,值得花些精力。不少青壯年也紛紛意識到,只種幾分責任地是難以富裕起來的,立志外出務工長見識,學技術,練本領,賺大錢。
于是,倉山片區的勞動力輸出,成了事關整個片區經濟發展的大事。片區黨委政府一方面放手發動群眾,鼓勵外出打工,為農民舉家外出提供方便;一方面通過完善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保障合法權益,解除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該片區所轄的40余萬人口中,上百萬人次走出家門,進縣城,到德陽,上成都,去北京,甚至遠達廣州、上海、江蘇等地打工。據不完全統計,僅2002年倉山片區外出打工者就達85,600余人,創收3.6個億左右。
倉山的變化有目共睹。許多在外打工的游子帶著所學到的文化知識、科學技術,以及公關能力和法律法規知識,帶著當地不可能得到的新的信息和自己的勞動所得,沖出小農經濟的思維禁錮,回到故鄉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