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場鎮社區居民委員會[510822224002]
-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里坪村民委員會[510822224200]
-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民主村民委員會[510822224201]
-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水磨村民委員會[510822224202]
-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巖埝村民委員會[510822224203]
-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中元村民委員會[510822224204]
-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大樹村民委員會[510822224205]
-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紅光村民委員會[510822224206]
-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光明村民委員會[510822224207]
- 四川省青川縣騎馬鄉新民村民委員會[510822224208]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100 | |
車牌號碼:川H | 行政代碼:5108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青川縣 | 行政級別:鄉 |
" 騎馬鄉位于青川縣東南部,白龍湖上游,東鄰洞水鄉,南界孔溪鄉,西連板橋鄉,北接木魚鎮,距縣城17.5公里,幅員面積93. 7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78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8437人,其中:農業 口8143人、非農業人口294人,均是漢族,人口密度90人/平方公里。
清嘉慶初置騎馬鄉團,民國初置騎板團練所,1935年改為騎板觀聯保,1939年建騎馬鄉,屬平武縣第三區,1942年屬青川縣第一區,1950年屬青川縣第五區,1958年改鄉為公社,1968年稱為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恢復鄉至今,直接隸屬于青川縣人民政府管轄。騎馬鄉因原鄉政府駐地場頭的巖石形似哈蟆,人稱哈蟆巖,興場初期場鎮被稱為蛤蟆場,俗稱“蜞螞”,后以諧音改稱騎馬場,鄉政府以原駐地原名。
原場鎮因修建寶珠寺水電站被白龍湖淹沒,鄉政府于1997年遷至高平壩,海拔600米,新集鎮占地面積180畝,基礎設施配套,交通、通訊、能源條件具佳,場鎮繁榮。
騎馬鄉屬中低山區,境內山多壩少,西高東低,最高點龍池坪海拔1722米,最低點紅廟子海拔560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責任了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白龍湖水域面積9733畝。年平均降水量913.8毫米,無霜期260天,較適合農業和多種經營生產。礦產資源有黃金、硅、大理石等,可供大量開采和利用。
騎馬鄉森林資源豐富,有林地8.8萬畝,經濟林和用材林各占一半,經濟林以3萬畝耳山、100萬株杜仲、1萬畝油橄欖為主。森林覆蓋率55.2%。境內盛產木耳、香菇、竹菌、核桃、茶葉等土特產品,天麻、杜仲、黃連、黃柏、厚樸等中藥材遍布全鄉,木耳和香菇的年產量在5萬公斤以上,全鄉有萬斤木耳村2個、竹菌專業村2個、天麻專業村2個、茶葉專業村1個,紅光村的木耳、里坪村的竹菌、新民村的天麻、水磨村的茶葉暢銷省內外。
全鄉有耕地15600畝,其中田400畝、地15200畝,農民人均耕地1.9畝,興修提灌站9個,建山平塘428口,修埝渠4180米,改造農田4200畝,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黃豆為主,其次是紅苕、洋芋、雜糧等。油料以油菜籽、花生為主。糧食總產量突破了4000噸,油菜籽總產120噸,花生總產150噸,農民人均糧食穩定在450公斤以上,人均住房28.2立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1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