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河溪鎮中學路居民委員會[511381115001]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新市街居民委員會[511381115002]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何家壩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01]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東岳廟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02]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黑山巖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03]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古水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05]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茶房樓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06]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回龍觀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07]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白堡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11]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扶農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12]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樊家橋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14]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雞公嶺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16]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金枝埡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19]
- 四川省閬中市河溪鎮女兒山村民委員會[511381115220]
長途區號:0817 | 郵政編碼:637400 | |
車牌號碼:川R | 行政代碼:51138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閬中市 | 行政級別:鎮 |
滔滔的嘉陵江,發源于陜西寶雞大散關,過鳳縣嘉陵谷,從陽平關進入四川,經廣元、蒼溪在澗溪口入閬中境內,繞閬中古城大半個圈,再左拐右突托起了河溪鎮。
這里,交通方便、水源豐富、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嘉陵江金沙湖風景區、構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宛若鑲嵌在嘉陵江畔的一顆璀璨明珠。
構溪河、嘉陵江流經其間,沿岸建有多處提灌站,境內塘、庫、堰眾多,不僅為水產養殖和農業發展提供了水源保證,而且為水陸溝通提供了諸多方便。閬儀路穿境而過,城鎮公路連通“212”國道和“302”省道,并與毗鄰的鄉鎮村道相連,建設中的閬中民用機碭和廣南高速公路,分別位于城鎮南側和城鎮東側;構溪河、嘉陵江在此交匯,歷史上稱為“水碼頭”,渠化后的嘉陵江航運上到廣元,下至南充、重慶,自古是水陸交通要塞。
這里,位于城鎮東側的高坎、低坎水電站和城鎮北側已建成的嘉陵江金銀臺水電站,為鎮域工、農業及其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能源保證;工農業和三產業具有一定基礎,屬于南充市較早的“億元鎮”;建筑建材、商業貿易及食品加工等具有很大的發展優勢,子鎮域勞力資源充足,農村勞動力占農村總人口的52%,年勞務輸出收入占第三產業收入的一半;糧食、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加工亦有較大發展前景,被譽為“魚米之鄉”;她與古城閬中市區僅9公里,既處于即將形成的金沙湖風景區的尾部,又是構溪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的起點,還居于古城閬中城市遠景規劃區和嘉陵江梯級開發的旅游線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這里,自古乃閬中東南部重鎮。唐宋時在此設關,故名“河溪關”,歷來是閬中市東南部商貿集散中心,區、鄉(鎮)政府所在地和區、鄉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閬中市東南部的片區中心城鎮,近年來,隨著鄉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鎮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建成區面積由過去的14.10公頃擴大到現在的55.00公頃,人口由過去的1400余人增加到現在的15700多人;城鎮的各類房屋建筑面積達到350多萬平方米,學校、醫療、衛生、文化娛樂、郵政通訊等公共服務設施基本配套,能為鎮域社會經濟發展用其周圍農村提供較好服務,是國家建設部、發改委、民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科技部等六部委2004年2月批準的國家級重點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