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新溪村委會[350525105201]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洑溪村委會[350525105202]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光烈村委會[350525105203]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金星村委會[350525105204]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東園村委會[350525105205]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巖峰村委會[350525105206]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漢口村委會[350525105207]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獅峰村委會[350525105208]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洪步村委會[350525105209]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達德村委會[350525105210]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新瓊村委會[350525105211]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達中村委會[350525105212]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達理村委會[350525105213]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楚安村委會[350525105214]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建國村委會[350525105215]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蓬萊村委會[350525105216]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前峰村委會[350525105217]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延壽村委會[350525105218]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溪園村委會[350525105219]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烏石村委會[350525105220]
- 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達山村委會[350525105221]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
車牌號碼:閩C | 行政代碼:350525(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永春縣 | 行政級別:鎮 |
達埔鎮位于永春縣中南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121平方公里。東臨石鼓、岵山、仙夾等鄉鎮,西接玉斗鎮,南與安溪縣湖頭鎮、金谷鎮交界,北與蓬壺鎮接壤。境內群山環抱,中部屬丘陵和山間盆地,西有延清溪、達理溪,南有伏溪,均匯入桃溪。省道三郊線、泉德線交叉通過境內,是貫通閩西北與閩東南、連接永春東部與西部手工藝交通樞紐。 達埔鎮轄區有新溪、伏溪、光烈、金星、東園、巖峰、漢口、獅峰、洪步、達德、新瓊、達中、達理、楚安、建國、蓬萊、延壽、前峰、溪源、烏石、達山等21個村,2個鎮 辦場,140多個自然村落,352個村民小組,現有總戶數18402戶,總人口數72398人,占全縣人口七分之一強。
達埔鎮是永春縣的著名革命老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達埔是安南永游擊隊革命根據地,曾在赤竹、圳古、巖山、道場等地建立18個革命基點村。1949年6月閩西南游擊隊在達埔建立永春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全縣300多名革命烈士中,達埔的革命烈士占有104名之多。解放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老區建設,從多方面幫助老區人民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奔小康。
達埔鎮又是永春縣的主要僑鄉。僑親大多數旅居在越南、印尼、緬甸和美國及港澳等地,達6萬多人。解放后任全國僑聯副主席的尤揚祖、顏子俊、李鐵民均系達埔人,留下了“一鄉三僑領”的佳話。許多僑親情系桑梓,熱心捐資公益事業,幫助發展生產,為僑鄉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達埔鎮由于人多地少,資源貧乏,經濟基礎相對薄弱。改革開放和黨的富民政策給達埔鎮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幾年來,鎮黨委、政府以振興達埔發展經濟為己任,認真分析達埔的現狀和發展前景,擬思路、定目標,抓住有利時機,制定了超常規發展戰略,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2000年,全鎮農業總產值1.267億元,工業總產值6.98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9.45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80元,鎮財政收入463.73萬元,工商稅收299.54萬元,農業特產稅收115.7萬元。糧食總產量18805噸。
達埔鎮所取得的成績,主要表現在狠抓四大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七大支柱產業,建設八大農業生產基地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