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社前村委會[350822105201]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五聯村委會[350822105202]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中在村委會[350822105203]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新民村委會[350822105204]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撫溪村委會[350822105205]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橋河村委會[350822105206]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協興村委會[350822105207]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里興村委會[350822105208]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龍川村委會[350822105209]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華豐村委會[350822105210]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鵲坪村委會[350822105211]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五湖村委會[350822105212]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東安村委會[350822105213]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中湖村委會[350822105214]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基安村委會[350822105215]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溪聯村委會[350822105216]
- 福建省永定縣撫市鎮貝溪村委會[350822105217]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
車牌號碼:閩F | 行政代碼:3508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永定縣 | 行政級別:鎮 |
撫市鎮位于縣境東北部、博平嶺山脈東南端。東接龍潭鎮,南連古竹鄉、陳東鄉,西與湖雷鎮毗鄰,北與坎市鎮、培豐鎮相連,面積133平方公里。1992年撤鄉建鎮,鎮政府設于社前村新街,距縣城29公里。2000年,全鎮有17個村委會,197個村民小組(其中革命基點村20個),8307戶29166人。設完中、初中各1所,小學16所,中心幼兒園1所,衛生院1所。
民國18年(1929)8月,毛澤東曾在五湖何凹頭居住,指導革命斗爭。他當年居住的民房,遭國民黨燒毀,新中國成立后已重建,稱為“澤東樓”。境內有海拔1035米、聞名遐邇的東華山。山上有“棋盤石”、“交椅石”、“一線天”、“石鼓”、“鯉魚石”、“鷂婆石”、“仙人鑿字”、“燕子巖”等八景,風景秀麗,游人絡繹不絕。
省道福三線縱貫南北,撫適公路橫穿東西。村村通公路,村道水泥硬化率達63%。2000年,全鎮擁有汽車286輛,農用車63輛,拖拉機115輛。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煤炭儲量0.6億噸,石灰巖儲量0.06億噸,還有大理石、錳礦、鋁土礦等。2000年,煤炭產量達80萬噸。
1988年后,該鎮先后提出“以農業為基礎,企業為重點,市場為導向,各業并進”和“農業立鎮、工商富鎮、三產強鎮、科技興鎮、依法治鎮”的發展方針,全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住房條件大為改善,彩電、洗衣機、冰箱進入尋常百姓家。1997年,全鎮基本實現小康,被龍巖市政府授予“小康鄉鎮”稱號。2000年,全鎮平均每6人擁有摩托車1輛,每2戶擁有電話1部。
1997年8月,撫市被省建設委員會定為“全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隨即實施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至2000年,完成長2.3公里、寬32米的福三線撫興大道改造及路燈架設和綠化,建成路面13958平方米,下水道7680米,建成建筑面積5600平方米的綜合市場,形成以福三線撫興大道為中線,綜合市場為中心,商貿區、工業區、住宅區、教育文化娛樂區分布合理的格局,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該鎮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非公有制企業。1999年11月,中發聯合運輸有限公司由鎮辦企業改制為非公有制企業,次年就成為全鎮最大納稅戶,年創稅4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