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三岔店村委會[370323206201]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南水溝村委會[370323206202]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絲窩村委會[370323206203]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鄭家莊村委會[370323206204]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雙石屋村委會[370323206205]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平地村委會[370323206206]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璞邱一村村委會[370323206207]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璞邱二村村委會[370323206208]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璞邱三村村委會[370323206209]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璞邱四村村委會[370323206210]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璞邱五村村委會[370323206211]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北流水村委會[370323206212]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南流水村委會[370323206213]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東流水村委會[370323206214]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車場村委會[370323206215]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下文坦村委會[370323206216]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中文坦村委會[370323206217]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上文坦村委會[370323206218]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東溜村委會[370323206219]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文泉村委會[370323206220]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勝家莊村委會[370323206221]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鄢家峪村委會[370323206222]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毛臺村委會[370323206223]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陳家莊子村委會[370323206224]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田峪村委會[370323206225]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董家峪村委會[370323206226]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前坡村委會[370323206227]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北鮑莊村委會[370323206228]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南鮑莊村委會[370323206229]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西鮑莊村委會[370323206230]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流水店村委會[370323206231]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東鮑莊村委會[370323206232]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龍汪崖村委會[370323206233]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衣家莊村委會[370323206234]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芝麻峪村委會[370323206235]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水泉溜村委會[370323206236]
- 山東省沂源縣三岔鄉黑山峪村委會[370323206237]
長途區號:0533 | 郵政編碼:255000 | |
車牌號碼:魯C | 行政代碼:3703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沂源縣 | 行政級別:鄉 |
" 三岔鄉位于沂源縣東北部,距縣城25公里,與淄川、博山、臨朐相鄰,省道仲臨路貫穿其中。全鄉37個行政村,2.5萬口人,總面積11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萬畝。全鄉最低海拔400米,屬彌河發源地,山高氣爽,晝夜溫差大,無任何污染,具有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環境,全鄉以中藥材生產為特色。目前,全鄉種植桔梗1.5萬畝,是江北最大的中藥材基地,也是山東省最大的桔梗之鄉,桔梗生產在全國率先實現了GAP認證,中央電視臺曾做過專題報道。
近幾年來,三岔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全市扶持沂源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圍繞""三明顯""、""一跨入""的奮斗目標,重點做好桔梗產業、韓資工業小板塊建設、以奶牛養殖為主的畜牧業、生態經濟和多種經營等五篇文章,解放思想,凝神聚力,干事創業,使全鄉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新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開花。2005年,全鄉生產總值達到1.88億元,同比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15萬元,增長93 %;境內財政總收入達到171萬元,增長6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13萬元,增長60.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48元,增長17.8%。
(一)久負盛名的桔梗GAP基地
目前,三岔鄉已發展各類中藥材2.1萬畝,主要品種有桔梗、丹參、山茱萸、柴胡、黃芩、青蒿、雙季槐米等。其中,桔梗是三岔傳統的種植項目,年栽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左右,年產成品1.1萬噸,總收入達5000多萬元,僅此一項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2004年10月,三岔鄉桔梗中藥材基地一次性順利通過國家GAP認證。全鄉的桔梗深加工企業達到5家,形成了""企業+基地+農戶""的產、加、銷為一體的新型藥業經濟發展模式。三岔鄉中藥材""買周邊、賣全國""的中藥材集散地作用明顯顯現。2005年,僅野生青蒿交易量達到500多噸,總收入150多萬元,全鄉人均增收近100元,產品全部出口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為搞中藥材基地建設,建成了沂源縣第一個中藥材標本室,標本數量達到120多件,并投資15萬元與山農大簽定了科研合同,努力搞好中藥開發與建設,打造藥業經濟品牌。并突出抓了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2005年,全鄉1.5萬畝桔梗基地被批準為全市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