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高橋村委會[370481111200]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楊橋村委會[370481111201]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王官莊村委會[370481111202]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大王樓村委會[370481111203]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郝王莊村委會[370481111204]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永福村委會[370481111205]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山后村委會[370481111206]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安后村委會[370481111207]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魯莊村委會[370481111208]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賈樓村委會[370481111209]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鐘辛莊村委會[370481111210]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柴胡店村委會[370481111211]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官場村委會[370481111212]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四李莊村委會[370481111213]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南平村委會[370481111214]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官路口村委會[370481111215]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振興莊村委會[370481111216]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沙崗村委會[370481111217]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小石樓村委會[370481111218]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大石樓村委會[370481111219]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董村村委會[370481111220]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大廟村委會[370481111221]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劉村村委會[370481111222]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姬莊村委會[370481111223]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后閆村村委會[370481111224]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前閆村委會[370481111225]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后黃村委會[370481111226]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前黃村委會[370481111227]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邵莊村委會[370481111228]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沙莊村委會[370481111229]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何莊村委會[370481111230]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卜掌村委會[370481111231]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南胡套村委會[370481111232]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南胡樓村委會[370481111233]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前大官村委會[370481111234]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后大官村委會[370481111235]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南辛村委會[370481111236]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龍山頭村委會[370481111237]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老君院村委會[370481111238]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郭溝村委會[370481111239]
- 山東省滕州市柴胡店鎮黃山村委會[370481111240]
長途區號:0632 | 郵政編碼:277100 | 面積:62.7平方公里 |
車牌號碼:魯D | 行政代碼:37048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人口:4.3416萬人 |
隸屬政區: 滕州市 | 行政級別:鎮 |
" 柴胡店鎮位于滕州市的最南部,總面積62.74平方公里,人口4.6萬人,轄41個行政村。
境內有龐大的古漢墓群,唐朝時修建的“老君廟”、摩崖石刻,供奉呂洞賓的呂祖閣明呂祖閣。建于明朝,號稱魯南道觀之首的老北宮,供奉奚仲的車服祠等。環境優美秀麗,劉村萬畝梨園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四季風光令人陶醉:春季有“似風卷起千堆雪的梨花勝景”,夏季如翠綠的海洋,秋季黃橙橙酥梨壓彎枝頭,冬季的梨園雪景千姿百態;千山山脈、黃連山風景區,山勢巍峨,林深谷幽,素有“天然動植物園”之稱,被定為“全國水保生態環境建設十百千示范工程”。
交通便捷,西臨104國道、微山湖港與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濟棗公路、滕薛公路縱貫南北,柴張公路、柴羊公路橫貫東西;境內資源豐富,有十字河、古薛河、小魏河3條河流流經;2003---2004年,鎮政府又投資在十字河上先后興建了2座多弓型攔河大壩,在十字河上綿延水面達10公里,蓄水可達200萬立方米,形成一座風光秀麗的人工湖;
煤炭是柴胡店的一大礦產資源,目前已控探明儲量為4000萬噸,境內有劉村、井亭、夏莊3座煤礦,還有15家洗煤廠,已形成獨具魯南地方特色的精洗煤產業基地。
柴胡店距棗莊新城僅8公里,為充分利用位于新城近效和境內山、水、林、煤等豐富的資源,在人代會上,鎮黨委政府提出了“強化一個龍頭、發揮五大優勢、做好五篇文章、實現四個目標”的工作思路,打造棗莊新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后花園”,構建“園林式、小而特、生態型”新梨鄉。一是發揮區位優勢,聚八方之財,謀發 展之策,做好民營經濟發展文章,力爭新發展民營企業30家,個體工商戶200戶,累計發展民營企業90家,個體工商戶850戶,年內形成產值過千萬的企業10家,其中產值過5000萬元的企業2家;二是發揮山水優勢,做好生態旅游鎮建設發展的文章,對劉村梨園、千山山脈、黃蓮山風景區、十字河的攔蓄水域進行綜合分析,科學論證,總體規劃,創建大生態旅游格局;三是發揮果牧優勢,實施品牌戰略,做好農民增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