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
車牌號碼:桂C | 行政代碼:450325 | |
隸屬政區: 桂林 | 行政級別:縣 |
興安鎮座落在靈渠之畔,地處"湘桂走廊"要沖。面積195.7平方公里,總人口8.7萬人,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興安縣政治、經濟、文化旅游中心。區位優勢明顯。興安鎮距桂林市57公里,國道322線一級公路和湘桂鐵路縱貫全境,交通十分便捷;程控電話、無線尋呼、無線通訊齊全,連通五洲四海。
資源優勢雄厚。境內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是全國商品糧、毛竹、白果、柑桔、生豬生產基地。葡萄為華南最大的生產區,白果全國質量第一。礦產、水力能源蘊藏量大。探明有黃金、鎢、錳、銅、錫、銻、石英礦、花崗巖、大理石、石灰石、高嶺土等十多種品位高、開采價值大的礦產;蘊藏的水力能源達8.8萬千瓦,能源優勢深為海內外客商所看好。
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前景喜人。世界最古老的人工運河——靈渠,被譽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紅軍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已成為國家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臺商巨資興建的現代歡樂之都——桂林樂滿地休閑世界,更是景上添花,成為廣西旅游圈
該鎮堅持"工業強鎮"的發展戰略方針,工業整體水平和實力顯著增強,形成了以食品、化工、機械、電子、礦產、建材、農林產品加工等七大支柱產業。今后五年將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和高新科技技術產業,壯大現有建材、機械、食品行業三大產業,依托桂北工業園區,積極推進新產品開發與利用本地資源的工業發展,實現經濟增長新突破。靈渠位于興安縣城東南部,建成于公元前214年,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也是一條跨越湖南湘江和廣西漓江兩大流域的古運河,與陜西的鄭國渠,四川的都江堰一道并稱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郭沫若先生稱之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有大、小天平(又稱鏵堤)、鏵嘴、秦堤、泄水天平、陡門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六國。為鞏固皇權, 始皇發兵五十萬分五路大舉進攻嶺南。因山路崎嶇, 糧草不濟而久攻不下。于是令史棣鑿靈渠以通糧道。史棣率眾四經寒暑,終于鑿渠成功。靈渠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中原與嶺南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靈渠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興安最重要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