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湖嶺村[420322200200]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孟川村[420322200201]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六斗村[420322200202]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白果溝村[420322200203]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棗樹坪村[420322200204]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樹撐巖村[420322200205]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倉房村[420322200206]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董家坪村[420322200207]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黃云鋪村[420322200208]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李師關村[420322200209]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上香口村[420322200210]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下香口村[420322200211]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八畝地村[420322200212]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黃竹扒村[420322200213]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老龍廟村[420322200214]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沉西河村[420322200215]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白巖河村[420322200216]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宋家河村[420322200217]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黃沙河村[420322200218]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青龍山村委會[420322200219]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鄧家灣村委會[420322200220]
-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棗樹埡村委會[420322200221]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
車牌號碼:鄂C | 行政代碼:4203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鄖西縣 | 行政級別:鄉 |
香口鄉位于鄖西西北部的黃龍山腳下,東承土門,南鄰馬安,西通上津,北倚陜西,距縣城22公里。轄20個村,132個組,7138戶,26467人,勞動力14760個。
香口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版圖總面積269.44平方公里,居全縣之首。全鄉耕地總面積26352畝(其中水田3409畝、平地10352畝、坡地12591畝),山場總面積28.3萬畝(其中有林面積26萬畝),境內動植物品種繁多、量大質優,亟待開發的有馬頭羊、魔芋、神仙葉(豆腐柴葉)、黃姜、杜仲和板栗等。礦產資源是全縣品種最多、儲量最大的鄉鎮,已探明的金、磷、銅、釩、鐵、硅、和滑石等礦產資源品種有40余種。水能資源尤以天河流域梯級電站開發前景廣闊,總投資2億元的水石門電站建設工程已拉開序幕。旅游資源的開發潛力很大,境內有神秘幽深的黃龍洞、風光旖旎的楊家溝水庫、巧奪天工的樹撐巖、具有傳奇色彩的太子廟等景觀讓游客嘆為觀止,留戀往返。
香口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境內黃龍洞內發掘的古人類牙齒化石、伴生動物群化石及古人用過的器皿證實距今10萬年左右,人類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明。距《鄖西縣志》記載,廢帝二年(公元553年)曾在黃云鋪設立開元縣。民主革命時期,陳庚將軍領導的十二旅司令部曾駐扎黃龍洞太子廟,并設區政府。2001年鄉鎮體制改革,原六斗、香口兩鄉合并組建新的香口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孕育了香口人民敦厚淳樸的民風,勤勞務實的作風。香口人民在丹江水庫、襄渝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流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巨大貢獻。
香口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境內道路交通四通八達,省道“鄖漫” 公路(鄖西——陜西漫川)及“十漫” 高速公路(十堰—陜西漫川)并駕齊驅,穿腹而過,鄉村公路網絡不斷延伸,通村水泥路全面鋪開。鄉中心集鎮建設初具規模,水電設施配套齊全,居住人口逾5000人;同時,村鎮建設發展迅速,沿“鄖漫”公路的八畝地、下香口、上香口、李師關、黃云鋪、董家坪6個村莊集鎮“一線串珠”,大集鎮的格局雛形已成。電信、廣電、移動、聯通等各種信息設施全面開通,網絡信號覆蓋率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