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保和場居委會[512002104001]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清明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0]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桐車壩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1]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九嶺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2]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黃谷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3]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永興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4]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釣魚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5]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柏楊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6]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山品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7]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育才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8]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代家溝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09]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金星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0]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文秀橋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1]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集樂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2]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火神溝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3]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明星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4]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晏家壩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5]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永萬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6]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九老洞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7]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文龍寺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8]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紅堰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19]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黑灘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0]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迎龍橋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1]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友愛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2]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金山寺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3]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天鵝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4]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團山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5]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馬蹄灣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6]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黃嶺沱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7]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永久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8]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富家山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29]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盤龍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0]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石壩子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1]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六石包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2]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四方碑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3]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花溪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4]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永協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5]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石窗子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6]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太音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7]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集龍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8]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大石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39]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天宮廟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40]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洞子灣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41]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孝土地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42]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石廟子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43]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賓家坳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44]
-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花圃灣村村民委員會[512002104245]
長途區號:0832 | 郵政編碼:641300 | |
車牌號碼:川M | 行政代碼:5120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雁江區 | 行政級別:鎮 |
資陽市轄鎮。1909年置陽化鄉,1940年改保和鄉,1951年分置保和鎮,1955年鄉、鎮合并設崇善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復建鎮。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14公里。面積115.1平方公里,人口6.4萬。資(陽)樂(至)公路過境,陽化河通航。轄清明、筒車壩、九嶺、黃谷、永興、釣魚、山品、育才、代家溝、金星、文秀橋、晏安壩、永萬村、九龍洞、文龍寺、紅堰、金山寺、天鵝、團山、馬蹄灣、黃嶺沱、石壩子、六石包、四方碑、花溪、永協、天宮廟、洞子灣28個村委會和保和場居委會。有商貿、建筑、建材、食品加工等鄉鎮企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花生、辣椒、棉花,盛產柑橘等。是市北部物資集散地。是東漢五官中郎將董鈞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