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中村村委會[140521101200]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南河村委會[140521101201]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白華村委會[140521101202]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石務村委會[140521101203]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蒲泓村委會[140521101204]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冶內村委會[140521101205]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上峪村委會[140521101206]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下峪村委會[140521101207]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北莊村委會[140521101208]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青旺村委會[140521101209]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張馬村委會[140521101210]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北嶺村委會[140521101211]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東溝村委會[140521101212]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上閣村委會[140521101213]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宋莊村委會[140521101214]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松峪村委會[140521101215]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上川村委會[140521101216]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下川村委會[140521101217]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東川村委會[140521101218]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向陽村委會[140521101219]
- 山西省沁水縣中村鎮山廴巖村委會[140521101220]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
車牌號碼:晉E | 行政代碼:1405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沁水縣 | 行政級別:鎮 |
" 地處沁水縣城的龍港鎮,是由原城關、杏峪、王寨三鄉(鎮)于2000年12月組建而成的。境內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侯月鐵路、晉韓公路貫穿全境,全鎮70%的村位于公路干線兩側。全鎮轄28個村,9個社區居委會,4.4萬口人,區域總面積392平方公里。
沐浴改革春風成長起來的龍港鎮,以狠抓結構調整,切實提高人民收入為主線,經過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到2004年底,全鎮生產總值完成251lO萬元,財政總收入達到1830萬元,糧食總產量10068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476元。一個嶄新的、正在崛起的龍港正展現在人們面前。
農業產業化發展迅猛
以三河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為主要內容的沿河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已初具規模,以東、西石堂、杏園居委會為主的杏河千畝優質水果園區首開我鎮農村與科研院校聯姻,與科研機構合作開發之先河。總投資100余萬元,引進北 龍港鎮位于沁水西部,西臨翼城縣,東接鄭莊鎮,北和樊村河鄉相連,南與張村鄉、陽城縣搭界,總面積393.6平方公里。由原城關鎮、王寨鄉、杏峪鄉于2001年11月全并組建,時轄48個建制村。2002年撤并村組,原東村村、孔家莊村、并入王寨村,青龍村和南溝村合并改名孔峪村。廉溝村并入定都村,廟溝村并入小嶺村,前溝村、黃龍村并入常柏村,韓山村并入西關村,曹里村并入北關村,九和村、郝家村并入堯都村,南坪村、吉家村并入吳家溝村。2003 年,又撤東關、西關、北關、楊河、梅溝、定都、景家溝村7村,新建柳莊,東安、永寧、宣化、杏園、楊河、新城9個社區,并成立居民委員會。年底轄28個建制村,9個社區居委會,210個村民小組,242個自然莊,17756戶。戶籍人口47983口人,常住人口50304人。耕地面積3075公頃。鎮政府駐地縣城柳莊社區。
自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沁水縣治遷至今縣城起,凡有沁水縣建置,龍港鎮(城關鎮)就一直是縣政府所在地。故該鎮歷來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撤并鄉鎮后,又成為全縣第一大鎮。境內氣候溫和,水源充足,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梅河北環,杏河南繞,縣河東流;南有沁東公路貫通,并在柳莊社區建有火車站和煤炭集運站,公路鐵路四通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