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下團堡村委會[140602200201]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下窯村委會[140602200202]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劉家口村委會[140602200203]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店坪村委會[140602200204]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沙澗村委會[140602200205]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全武營村委會[140602200206]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小堡村委會[140602200207]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長頭村委會[140602200208]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鋪上村委會[140602200209]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秋寺院村委會[140602200210]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上莊頭村委會[140602200211]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下莊頭村委會[140602200212]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峙峪村委會[140602200213]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上磨石溝村委會[140602200214]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白家窯村委會[140602200215]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下磨石溝村委會[140602200216]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大白坡村委會[140602200217]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李家窯村委會[140602200218]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小白坡村委會[140602200219]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倉房坪村委會[140602200220]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大禹坪村委會[140602200221]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筷子坪村委會[140602200222]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武家莊村委會[140602200223]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石莊窩村委會[140602200224]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四圣店村委會[140602200225]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孫子嘴村委會[140602200226]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馬營堡村委會[140602200227]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上團堡村委會[140602200228]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田家窯村委會[140602200229]
-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朔城區下團堡鄉朔城區下團堡鄉霍莊村委會[140602200230]
長途區號:0349 | 郵政編碼:036000 | |
車牌號碼:晉F | 行政代碼:1406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朔城區 | 行政級別:鄉 |
小平易鄉地處朔州市近郊,東與華北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神頭電廠毗鄰,西與平朔露天煤炭工業公司相接,具有豐富的煤炭、建材資源,肥沃的土地資源,充裕的勞動力資源,便利的交通條件,比較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廣闊的商品市場。全鄉總面積106平方公里,轄19個村,有7092戶,農業人口26758人,是山西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鄉鎮”和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文明鄉。
鄉黨委、政府以鄉爭創全國“文明鄉”,村爭創區、市、省三級“文明村”,戶爭創“十星級文明農戶”、“文明誠信農戶”“三層聯創”為載體,全力營造“文明家園”:構筑了煤炭工業、建材工業、加工工業、新世紀農業科技示范和生態畜牧五大經濟園區,其中新世紀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被評為朔州市七大農業示范園區之一;實施了“個十百千萬”增收工程;實施了農村支部、鄉級干部、農村黨員“三層聯賽”;建立了“鄉鎮政務公開堅持從具體事抓起”模式;實施了平安“金字塔”穩定工程。經濟建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率先進入了朔州市“小康建設先進鄉”和三晉百強之列。2002年以來,接受了省、市、區創建平安三晉、黨建、綜治、計生、武裝、政務公開、中小學危房改造、村通油路、生態畜牧暨基本農田建設等十八次現場會的檢閱。六項工作創省、市區唯一:作為全省唯一的鄉鎮被中紀委確立為政務公開聯系點;作為全市唯一的鄉鎮被國家司法部命名為“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為全市唯一的鄉鎮被中宣部和國家計生委聯合命名為“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作為全市唯一的鄉鎮被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命名為“轉移勞動力先進單位”;作為全市唯一的鄉鎮黨委、政府被山西勞動競賽委員會榮記“集體一等功”,是全區唯一的國家級“文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