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西城社區居委會[150402102001]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益華社區居委會[150402102002]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文鐘村委會[150402102200]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黑溝門村委會[150402102201]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三眼井村委會[150402102202]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西水泉村委會[150402102203]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東三眼井村委會[150402102204]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三道井子村委會[150402102205]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二道井子村委會[150402102206]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南大營子村委會[150402102207]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柳條溝村委會[150402102208]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新地村委會[150402102209]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西南地村委會[150402102210]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大三家村委會[150402102211]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八里鋪村委會[150402102212]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賈家營村委會[150402102213]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工農村委會[150402102214]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城郊村委會[150402102215]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東郊村委會[150402102216]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小房村委會[150402102217]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曲家溝村委會[150402102218]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區文鐘鎮城南村委會[150402102219]
長途區號:0476 | 郵政編碼:024000 | |
車牌號碼:蒙D | 行政代碼:1504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紅山區 | 行政級別:鎮 |
" 一、文鐘鎮歷史沿革
1945年9月,赤峰縣下建7個區,一區包括原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元寶山區哈拉卜吐鄉;1946年10月,赤峰縣分為赤西縣、赤峰縣后,赤峰縣下設7個區,一區包括原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元寶山區哈拉卜吐鄉;1948年10月,赤西、赤峰兩縣合并后,赤峰縣下設11個區,一區包括原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元寶山區哈拉卜吐鄉。區政府設在今三眼井村。
1957年撤區劃鄉,赤峰縣下設50個鄉,一區劃分為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哈拉卜吐鄉、二十里鋪鄉;1958年4月,二十里鋪鄉和柳條溝鄉撤銷并入三眼井鄉;1959年5月成立三眼井公社、打糧溝門公社、哈拉卜吐公社,同時建公社黨委;1960年4月,打糧溝門公社撤銷并入三眼井公社;1962年9月赤峰市、赤峰縣分制,劃歸赤峰縣,直到“文化大革命”開始;1966年5月,從三眼井公社劃分出柳條溝公社和打糧溝公社。
1968年2月,赤峰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各公社相繼成立革委會,實行“一元化領導”,取代公社黨委;1979年,黨政公社;1980年10月,各公社由革委會一律改為管理委員會。1984年1月,赤峰縣改為赤峰市郊區,各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鄉(鎮)人民政府,同時哈拉卜吐鄉劃歸赤峰市元寶山區。1993年,赤峰市郊區更名為赤峰市松山區;2002年1月,松山區鄉鎮機構改革,撤銷三眼井鄉、柳條溝鄉、打糧溝門鄉,三鄉合并成立文鐘鎮。
二、自然概況
(一)地理位置及所轄區范圍
文鐘鎮地處赤峰市南部。北與紅山區接壤,東與元寶山小五家鄉、哈拉卜吐鄉為鄰,西南與喀喇沁旗山水相連。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18°59′30″,北緯42°14′15″。全鎮轄區15個行政村,131個村民組,總人口32179人。
(二)地形地貌
文鐘鎮屬于典型黃土低山丘陵區,以渾圓丘梁和長梁為主,坡面凸緩,海拔高度640-660米。
(三)氣象水文
文鐘鎮屬于中緯度北溫帶半干旱區,大陸性氣候,特點顯著,其特點是多季風,少降水,富日照,輻射強,寒暑變化劇烈,干濕周期明顯。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而酷熱,氣溫日變幅和年內變幅都較大。一年中七月為最熱,一月最冷,春溫高于秋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