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元寶山第一居委會[150403101001]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元寶山第二居委會[150403101002]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元寶山第三居委會[150403101003]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元寶山第四居委會[150403101004]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元寶山第五居委會[150403101005]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元寶山第六居委會[150403101006]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元寶山第七居委會[150403101007]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元寶山第八居委會[150403101008]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元寶山第九居委會[150403101009]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菜園子居委會[150403101010]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瓦廠居委會[150403101011]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水泥廠居委會[150403101012]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馬林第一居委會[150403101013]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馬林第二居委會[150403101014]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馬林第三居委會[150403101015]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建昌營第一居委會[150403101016]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建昌營第二居委會[150403101017]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建昌營第三居委會[150403101018]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平豐居委會[150403101019]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露天居委會[150403101020]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電廠居委會[150403101021]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東電一公司居委會[150403101022]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垂柳街居委會[150403101023]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楓樹街居委會[150403101024]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建昌營村委會[150403101200]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南荒村委會[150403101201]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南廟村委會[150403101202]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長勝村委會[150403101203]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四合村委會[150403101204]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木頭溝村委會[150403101205]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玉皇村委會[150403101206]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王家店村委會[150403101207]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劉家店村委會[150403101208]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八家村委會[150403101209]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馬架子村委會[150403101210]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哈拉卜吐村委會[150403101211]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新地村委會[150403101212]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松木頭溝村委會[150403101213]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塔卜勿蘇村委會[150403101214]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四道井子村委會[150403101215]
長途區號:0476 | 郵政編碼:024000 | |
車牌號碼:蒙D | 行政代碼:15040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元寶山區 | 行政級別:鎮 |
合鄉并鎮后的元寶山區元寶山鎮總人口近10萬人,轄29個村(居),成為元寶山區區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戰線最長的鎮,計生工作任務重、情況復雜。年初以來,鎮黨委、政府從加強計生隊伍建設入手,采取切實措施,夯實基層工作基礎,村級計生工作呈現出新氣象。一是配齊配強鎮村計生干部,鎮計生辦在9個編制基礎上,又聘任3名技術人員;29個村(居)除原聘計生專干外,又調整充實了35名計生專干,確保村級計生工作力量。調整充實后的鎮村計生干部工作能力、文化素質、年齡結構等方面更加有利于村級計生工作。二是全面開展崗位練兵活動。鎮村兩級計生干部以人口計生“一法三規一條例”和業務知識為依據,以自學為主,每季度進行一次閉卷考試,考試成績記入年度個人業績考核,激勵全體干部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三是嚴格執行月例會制度,所有村(居)計生專干每月末集中一次,村(居)向鎮報告工作情況,鎮結合工作指導單提出具體指導意見,鎮村相互交流工作信息,促使鎮村間互相理解、工作有的放矢。四是實行周工作“二三制”,一周五個工作日中,兩天辦理日常業務、三天走村入戶實查,督促鎮村計生干部掌握實際情況,學會工作方法。五是鎮計生干部實行包村責任制,每個干部承包2-3個村(居)計生業務工作,定期深入所包村(居)開展業務指導,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