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華亭社區居委會[350302101001]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山牌村委會[350302101201]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樟塘村委會[350302101202]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霞皋村委會[350302101203]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油潭村委會[350302101204]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埔柳村委會[350302101205]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前柳村委會[350302101206]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瀨厝村委會[350302101207]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西沙村委會[350302101208]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后角村委會[350302101209]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鄭莊村委會[350302101210]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瀨溪村委會[350302101211]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宮利村委會[350302101212]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五云村委會[350302101213]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隆興村委會[350302101214]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澗口村委會[350302101215]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頂宅村委會[350302101216]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坪坂村委會[350302101217]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后楓村委會[350302101218]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興沙村委會[350302101219]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西許村委會[350302101220]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郊溪村委會[350302101221]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郊尾村委會[350302101222]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長嶺村委會[350302101223]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云峰村委會[350302101224]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后塘村委會[350302101225]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湖頭村委會[350302101226]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前黃村委會[350302101227]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南湖村委會[350302101228]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園頭村委會[350302101229]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萬坂村委會[350302101230]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圳頭村委會[350302101231]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后山村委會[350302101232]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西湖村委會[350302101233]
-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走馬亭村委會[350302101234]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
車牌號碼:閩B | 行政代碼:3503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城廂區 | 行政級別:鎮 |
華亭鎮歷史悠久,古稱花亭,現位于城廂區西南部,東鄰新度鎮,西毗仙游縣,南接靈川鎮,北靠常太鎮,總面積1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3萬畝,山地面積11.5萬畝,森林覆蓋率71%。下轄34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人口10.4萬人,是城廂區人口最多的鎮。另有海外僑胞3萬多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是莆田市重點僑鄉之一。
境內物產資源豐裕富饒。盛產龍眼、枇杷、橄欖等名特優水果,是“興化桂圓干”的源產地,素有“華亭桂圓甲天下”的美譽,現已形成了福廈路兩旁、木蘭溪兩岸、三紫山脈等七條果樹帶,果樹總面積6.5萬畝。境內還蘊藏豐富優質的礦石資源,主要有葉脂石、花崗石、高嶺土、水晶石等,尤其是清代乾隆皇帝賜封的久負盛名的花崗石“華亭青”,常年出口日本及東南亞各地。現已探明可開采出口的花崗石儲量達1000多萬立方米。
自然人文景觀得天獨厚。境內有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三紫凌云”,莆田四大叢林之一的龜山寺,國家級生態旅游園區“快樂農莊”;還有明代創著《八閩通志》的黃仲昭古墓、埔柳村蘭亭寺壁畫、“三一教”創始人林兆恩先生墓等名勝古跡,海內外來此朝拜者絡繹不絕。以“文化—旅游—休閑”為主題的生態旅游,逐漸融入全市旅游大格局,成為華亭鎮新的經濟增長點。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福廈公路、瀨榜公路橫貫境內,基本實現村主干道水泥化。“母親河”木蘭溪流經18個村,境內建有3.5萬伏變電站1座和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1個,可提供充足的工業及生活用電用水。各村相繼順利完成農村電網改造。投資近3000萬元,全面開通程控電話,為企業投資提供良好的通訊設施。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華亭鎮物寶天華,地靈人杰。廣大干群立足自身優勢,經過多年艱苦奮斗,經濟體量不斷壯大,經濟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2.74億元,比增17.7%;鄉鎮企業總產值23.31億元,比增20.7%,其中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總產值4.1億元,比增3.7%;農民人均純收入3642元,比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