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永安鄉 興安鄉 腰屯鄉 太平鎮 豐樂鎮 升昌鎮 集賢鎮 福利鎮 |
長途區號:0469 | 郵政編碼:155100 | |
車牌號碼:黑J | 行政代碼:230521 | |
隸屬政區: 雙鴨山 | 行政級別:縣 |
集賢縣面積2860平方千米。總人口32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福利鎮。郵編:155900。代碼:230521。區號:0469。拼音:Jixian Xian。
行政區劃
集賢縣轄5個鎮、3個鄉:福利鎮、集賢鎮、升昌鎮、豐樂鎮、太平鎮、腰屯鄉、興安鄉、永安鄉。縣境內有黑龍江省筆架山監獄、二九一農場。
歷史沿革
集賢縣名源于集賢街。中華民國初年出放街基時,富錦縣縣知事與士紳商定,定名為“ 集賢街”,屬富錦縣管轄。1946年6月1日,合江省政府決定,將富錦縣西南部的集賢、三道崗地區劃出,設置集賢縣,縣政府駐集賢街,隸屬合江省管轄。1949年5月,合江省并入松江省,改歸松江省管轄。1950年全縣分設10個區,并設雙鴨山礦區。1954年7月,將縣境南部雙鴨山礦區正式劃出,設置相當于縣級的礦區,由省直轄。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并后,劃歸合江專區管轄。1956年3月6日,國務院批準,將樺川縣的蘇家店、悅來、太平、新城4個區劃歸集賢縣。與此同時,將富錦縣永安區柳大林子等4個村劃入集賢縣。同年4月,縣政府由集賢鎮移駐福利屯。1957年將與雙鴨山市毗連的公立、雙河等6個自然屯和甕泉鄉全部劃歸雙鴨山市。1958年2月,將悅來鎮和蘇家店、孟家崗、豐年、中安、烏龍、新城、東林7個鄉劃歸樺川縣。同年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先后將三道崗、興隆、七星、友鄰4個鄉并入友誼農場。1960年4月2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集賢縣,設立友誼縣,以原集賢縣東部地區為友誼縣的行政區域,將原集賢縣西部地區劃歸雙鴨山市。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友誼縣,恢復集賢縣,以合并于雙鴨山市的原集賢縣的部分行政區域和友誼縣的行政區域為集賢縣的行政區域,縣人民委員會駐福利鎮,隸屬合江專區管轄。為在友誼農場地區進行“政企合一”試點,1964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恢復友誼縣,以并入集賢縣的原友誼縣行政區域為友誼縣的行政區域。同年10月5日,省人民委員會批復,恢復友誼縣;12月7 日,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決定恢復友誼縣。1973年8月2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友誼縣,并人集賢縣。1984年12月5日,國務院批準,以原友誼縣并入集賢縣的行政區域,恢復友誼縣。 1985年1月,正式撤銷合江地區,將集賢縣劃歸佳木斯市領導。1987年11月,劃歸雙鴨山市領導。
1992年,集賢縣位于黑龍江省東部,三江平原腹地。東與富錦市、友誼縣毗鄰,南與雙鴨山市、樺南縣接壤,北與樺川縣相連。全縣總面積2723平方公里。全縣共轄12個鄉、鎮。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30.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57萬人;滿、朝鮮、回、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4%。縣政府駐地福利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1987年11月6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7]177號):將佳木斯市的集賢縣劃歸雙鴨山市管轄。
2000年,集賢縣轄5個鎮、7個鄉:福利鎮、集賢鎮、豐樂鎮、升昌鎮、太平鎮、永安鄉、腰屯鄉、聯明鄉、沙崗鄉、黎明鄉、山區鄉、興安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0193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福利鎮 82449 集賢鎮 25709 升昌鎮 19817 豐樂鎮 23254 太平鎮 17080 沙崗鄉 20795 腰屯鄉 17475 興安鄉 20023 黎明鄉 9727 永安鄉 18108 聯明鄉 11455 山區鄉 4809 二九一農場虛擬鎮 21095 筆架山勞改農場虛擬鎮 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