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旺蒼縣天星鄉紅巖村民委員會[510821217200]
- 四川省旺蒼縣天星鄉黃松村民委員會[510821217201]
- 四川省旺蒼縣天星鄉大山村民委員會[510821217202]
- 四川省旺蒼縣天星鄉木瓜村民委員會[510821217203]
- 四川省旺蒼縣天星鄉云峰村民委員會[510821217204]
- 四川省旺蒼縣天星鄉板橋村民委員會[510821217205]
- 四川省旺蒼縣天星鄉洪水村民委員會[510821217206]
- 四川省旺蒼縣天星鄉青峰村民委員會[510821217207]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200 | |
車牌號碼:川H | 行政代碼:5108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旺蒼縣 | 行政級別:鄉 |
一、自然地理
天星鄉地處旺蒼西北部,全鄉共轄8個行政村、48個居民小組,西北鄰朝天區李家鄉,東連國華鎮,北接鹽河鄉、萬家鄉,南與福慶鄉接壤,位于東經106°,北緯32.5°,鄉人民政府置黃松村七社,距縣城52公里。全鄉南北長約9.7公里,東西寬約7.1公里,幅員面積為67.24平方公里,現有居民1813戶,人口6558人,擁有耕地面積7861.9畝、林地面積3800.5畝。天星鄉是一個山區鄉,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山形由南向北逐漸陡峭,至天星坪場鎮漸趨平緩。巖層結構復雜,系古老巖層,巖層母質為寒武系、奧陶系。土壤以粘土和泥沙土居多,富含氮、磷、鉀等有機肥。氣候為 北部中山溫和溫潤季風氣候,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光照好時間長。
二、基礎建設及社會事業
自建國初至現在,天星人民戰酷暑斗嚴寒,建成水庫3座。1966年夏,全鄉人民在云峰村五社劉家河筑壩建庫,于當年十月一日破土動工,時經十年之久,1977年11月竣工,建起了紅衛水庫,該庫總庫容量1295500立方米。灌面覆蓋黃松、板橋、洪水、小河四村,保障了2500余人、3000余頭牲口、2400畝田地灌溉。大小支渠53條,蓄水1684500立方米,1975年3月,洪水村黨支部組織專業隊和群眾突擊相結合,將麻柳溝塘擴建成水庫,名為“三五水庫”,歷時六年,移動土石19627立方米,于1980年11月竣工,總庫容量135000立方米。灌面覆蓋洪水村一、二、五、六、七社,保障了近500人、800頭牲口、719畝田地的灌溉。土地溝水庫系紅衛水庫庫內庫,初建于“八五”計劃時期,由于天星鄉撤并和資金等諸多因素,直到2001年10月鄉黨委政府又組織恢復重建,于2002年7月工程完工,庫容量達到254000立方米,灌面覆蓋木瓜村一、二、三、四社,保障了灌區內500余人、800頭牲口的飲水、600余畝農田的灌溉。紅衛水庫主干渠長4000米,從主干渠到黃松、板橋、洪水、小河四村支渠共長5000米。三五水庫主干渠長2000米,支渠長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