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青川縣大院回族鄉鎖家村民委員會[510822216200]
- 四川省青川縣大院回族鄉花果村民委員會[510822216201]
- 四川省青川縣大院回族鄉青華村民委員會[510822216202]
- 四川省青川縣大院回族鄉大茅村民委員會[510822216203]
- 四川省青川縣大院回族鄉竹壩村民委員會[510822216204]
- 四川省青川縣大院回族鄉建興村民委員會[510822216205]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100 | |
車牌號碼:川H | 行政代碼:5108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青川縣 | 行政級別:鄉 |
一、基本情況
大院回族鄉成立于1989年3月18日。屬廣元市兩個回族鄉之一。位于青川縣南中部,距縣城30公里;幅員面積50.1平方公里。轄6村58個農業合作社,有農業人口1540戶,5872人,其中:回族384戶,1383人,占全鄉農業總人口24.5%。耕地面積10996畝,其中:水田只有240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1.87畝。境內最高海拔1764米,最低海拔780米,年降雨量96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3℃左右,境內立體氣候明顯。糧食作物主產玉米、小麥、水稻、大豆;副產紅苕、洋芋、巴小豆、蕎麥等,屬典型的農業鄉。境內鎖家村有豐富的重晶石,竹壩、花果、鎖家還有儲量豐富的石英礦。林業資源較為豐富,森林覆蓋面為56%。
二、經濟發展狀況
(一)建鄉初期,全鄉社會總產值1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元,人均占有糧食320公斤。2001年底,國內生產總值9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12元,人均占有糧食350公斤。
通過幾年的扶貧攻堅工作,至2000年扶貧檢查驗收,全鄉農民基本擺脫了絕對貧困,越過了溫飽線。一小部分農民進入了小康水平,但整體發展水平不高,鄉內無骨干企業,糧經比例不盡合理,自然資源利用率極差。
(二)建立回族鄉以后,鄉黨委、政府立足大院實際,打破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在土地上做文章,努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規劃近年內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逐步形成規模,實現一村一品的經濟發展格局,走出一條“以短養長,以長求效”的種養業發展道路。
通過近幾年的的艱辛努力,在種植業上,全鄉發展“三木”藥材100萬株,人均達到220株,規范化成片連塊栽植400畝10萬株杜仲(主要發布在大茅村河下幾個合作社)。全鄉建“三木”藥材已見效益。全鄉共栽植蠶桑100萬株,嫁接40萬株,年養蠶1000克、產繭1000公斤以上。2000年以來,青華、華壩兩村實施退耕還林2050畝,栽植核桃樹11萬株,杉樹20萬株;花果村實施退耕還茶1000畝,其中栽植茶苗250畝;建興村點橡子1000畝,栽植銀杏5萬株。2002年落實退耕還茶500畝,其中,竹壩300畝,青華200畝;鎖家村落實退耕還草200畝,正在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