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新華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01]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自由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02]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落箭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03]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清泉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04]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安全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05]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菜坪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06]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公坪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07]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田壩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08]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周坪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09]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平等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10]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山壩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11]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西林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12]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東榮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13]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沐陰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14]
- 四川省筠連縣維新鎮順陽村民委員會[511527105215]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5250 | |
車牌號碼:川Q | 行政代碼:511527(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筠連縣 | 行政級別:鎮 |
維新鎮地處筠連東部,位于縣城東南32公里處,幅員面積73.15平方公里,現轄15個村112個組。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由原維新鄉、沐義鄉合建為維新鎮,鎮機關原駐新場,2001年遷至小河。
維新地形狹窄,系低中山地貌,鎮舟河流經維新腹地,惠澤九村,流域兩岸低山槽壩,是為糧經作物主產區,農作物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經濟林作物主產竹子、茶葉、蠶桑、烤煙;煤炭資源豐富,尤以無煙煤煤層最厚,儲量最多,約占全縣三分之一。煤炭按照省市縣規劃合理開采,現有大中型煤礦企業13個,其中煤業公司2個。2001年在全國煤炭行業疲軟的情況下,維新鎮實現產煤45萬噸,創產值3600萬元,創利稅680萬元,每天外銷煤炭1500多噸,占全縣出關煤炭產量的40%以上,稅收占40%以上,固定資產原值累計5200多萬元;安排下崗職工、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2500余人;在全縣10戶納稅大戶中,維新鎮煤炭行業就有5戶,2001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67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16元,居全縣首位。鎮內公路村村通,境外交通處處連,安裝程控電話1000多門,建立移動、聯通機站2個;鎮內飼料資源豐富,畜牧出欄收入占農業收入的50%。2001年生豬存欄19892頭,出欄肥豬21073頭,耕牛存欄2754頭。蠶桑發展形勢良好,現有桑樹800萬株,2001年發種4000張,產繭1625擔,產值收入達85萬元;全鎮退耕還林面積2100畝,為保護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農網改造工程進展順利,已全部完成的有9個村,5個村實現了半改,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環境;苦丁茶發展已成規模,面積達1572畝。
為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維新鎮狠抓鎮舟河中下游段水能資源開發,新辦了發電量820萬千瓦時的門坎灘電站,目前庫區長達12公里,是蜀南旅游觀光和發展水產養殖的好地方。此外,還加快了植樹種草綠化工程建設,積極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力求成為一個工礦企業發達、環境優美的新型城鎮,對維新煤炭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為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維新鎮黨委、政府結合縣委、縣政府“三新”大討論要求,重新理清了維新家底,超 常規制定了招商政策。鎮黨委書記王建華、鎮長熊洪書率全鎮2.4萬人民誠邀省內外人士到維新考察,希望有志之士落戶維新,促進維新經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