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麻江縣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賢昌村委會[522635202200]
- 貴州省麻江縣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甲爾村委會[522635202201]
- 貴州省麻江縣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高枧行政中心村委會[522635202202]
- 貴州省麻江縣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營山村委會[522635202203]
- 貴州省麻江縣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新場行政中心村委會[522635202204]
- 貴州省麻江縣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麻江縣賢昌布依族鄉鹽山村委會[522635202205]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7600 | |
車牌號碼:貴H | 行政代碼:522635(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麻江縣 | 行政級別:鄉 |
鄉情簡介:賢昌布依族鄉成立于1992年4月,地處麻江縣西南角,是黔東出入海的西大門,省道甘新線、貴州省出入海大通道“貴新”高等級公路南北橫貫而過,經過高枧、新江、賢昌、甲耳4個村,“蒲賢”公路經過鹽山、新場、賢昌3個村 ,交通十分便利。全鄉總面積105平方公里,耕地13603畝,轄8個村民委員會,107個村民小組,3936戶,總人口17135人,黨支部10個,黨員381人,中學1所,完小7所,教學點3個,有布依、畬、苗等民族,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民族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5。9%。鄉政府所在地南距黔南州府都勻24公里,東距黔東南州府凱里60公里,距縣城12公里,北距翁福礦肥34公里,區位優勢明顯。 自然資源:賢昌布依族鄉氣候溫和,土壤肥沃,資源豐富,特產繁多。賢昌大米享譽省內外,種植面積3200畝;新場片區優質紅大蒜、折耳根元銷四川、湖南,大蒜種種植面積2000畝,折耳根種植面積1500畝,新場布依刺繡暢銷兩廣。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重晶石等。原煤總儲量5500萬噸,發熱量5000—6000大卡,重昌石總儲量11萬噸,含硫酸鋇98.6%。林產品主要有松樹、杉樹、森林覆蓋率為47.95%,活立木蓄只49896立方米。 人文景觀和旅游資源:賢昌具有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夏同龠禾是貴州設建制以來僅有的兩個文狀元之一,是中國自隋開皇實行科舉制度以來的第一個取得狀元和東洋留學生雙重學歷的人,狀元第建于清光緒年間,位于縣城西南8公里的高枧村。狀元第為外磚的木結構建筑,占地約400平方米,依獅山而建。院內天井,古板鋪墁,寬8米,長10米。門樓豎掛“狀元第”藍底燙金字匾一塊,門兩側書刻“努力崇明德,隨時愛景光”對聯一副。門樓共3間,與東、西廂房及正廳組成四合院,外有專墻圍護。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夏同龠禾返鄉省親祭祖,曾在此宅第居住過32天,現宅第尚存完好。現已定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并作為旅游新景點立項開發。在其附近有銀杏樹雌雄兩株。雄樹在黔桂公路旁,高27.3米,胸徑2.2米;雌樹在獅子山腳,高23.8米,胸徑2米,年產銀杏500多公斤。兩樹樹齡約500年,因是雄雌兩株,人稱兄妹樹。據傳,很久以前,兩樹成精變人,互稱兄妹,以白為姓,赴京應考,結果雙雙金榜題名,京差來高枧通報,此寨卻無白氏兄妹,有人疑是白果樹(銀杏),分頭去看,兩樹樹頂似有欽賜頂子,兄樹為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