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瓦廟居委會[610924113001]
-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新民村委會[610924113200]
-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廟壩村委會[610924113201]
-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新房村委會[610924113202]
-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安坪村委會[610924113203]
-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新華村委會[610924113204]
-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新光村委會[610924113205]
-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瓦房村委會[610924113206]
-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堰塘村委會[610924113207]
- 陜西省紫陽縣瓦廟鎮老莊村委會[610924113208]
長途區號:0915 | 郵政編碼:725000 | |
車牌號碼:陜G | 行政代碼:61092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紫陽縣 | 行政級別:鎮 |
瓦廟鎮位于紫陽縣西部偏南,米倉山中,東鄰高灘鎮,南壤毛壩鎮,西、北兩面與鎮巴縣觀音、田壩、白河鄉鎮交界。總面積85.48平方公里,地形南北長,東西窄,東西寬10公里,南北長25公里,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境內海拔450~1800米。鎮政府駐地瓦廟子自然鎮。全鎮轄九個村一個居委會,總人口3445戶,14156人。
改革開放以來,全鎮的經濟和社會事業有較大發展,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098萬元,糧食總產達56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543元。以玉米、水稻、洋芋為主的糧食生產;以蠶桑、養羊、黃姜、魔芋、中藥材、家庭養殖為主的多種經營生產;以板石、毒重石、煤炭、水電開采開發為主的鄉鎮企業;以勞務輸出為主的外來經濟構成全鎮經濟的四大格局。農田水利和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至2002年底農民人均基本農田達到1畝。境內擁用鎮村主干線公路12條,總通車里程70余公里,實現村村通路。有裝機容量200個千瓦的青龍洞電站與大電網聯網和兩個共93個千瓦的個體電站供全鎮用電。集鎮有線電視、村村通已基本覆蓋全鎮。鎮內通訊發達,程控電話已裝機150余部,EPS電話裝機30余部,已實現村村通電話。2002年建立的移動通訊又覆蓋集鎮及周邊村組。
自二○○○年以來,全鎮的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是全鎮以公路為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猛,共新修村級公路五條30余公里,改造加寬毛瓦主干線公路14公里,基本達到村村通公路。二是產業建設初具規模,至2002年底,全鎮累計新栽良桑350余萬株,桑園總積已達到5000畝,建小蠶共育室三處三間,推廣方格簇近10萬余片,新修和改建蠶室200余間,全鎮年蠶種發種量由原來不足800張增加到現在的1600余張,預計三年內戶均能喂養一張蠶;建養羊示范村2個,發展養羊大戶300余戶,羊年末存欄達8000只;全鎮種植黃姜5000畝,并計劃三年內發展黃姜10000畝;全鎮現有魔芋種植面積3000畝,年產鮮魔芋600萬斤。三是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2002年投資180萬元的小集鎮順利竣工,擴大了集鎮規模,徹底改變了瓦廟對外形象,集鎮現有15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由于交通方便,客貨車輛川流不息,年客運量2萬人次以上,貨運30萬噸以上;有個體工商戶120家,私營、民營企業13個;投資800萬元的白河口水電站如期動工,預計今年年底即可竣工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