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大孤山村委會[371083104201]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河東村委會[371083104202]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北念頭村委會[371083104203]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胡家村委會[371083104204]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南口村委會[371083104205]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上石灰劉家村委[371083104206]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下石灰劉家村委[371083104207]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士子于家村委會[371083104208]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萬戶村委會[371083104209]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八門鄒家村委會[371083104210]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上冊村委會[371083104211]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果園村委會[371083104212]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趙家村委會[371083104213]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山西頭村委會[371083104214]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大木村委會[371083104215]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吳家溝村委會[371083104216]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小史家村委會[371083104217]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宮家桃村委會[371083104218]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大史家村委會[371083104219]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北姜格莊村委會[371083104220]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任家夼村委會[371083104221]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叢家村委會[371083104222]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水井村委會[371083104223]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店子頭村委會[371083104224]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河南村委會[371083104225]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山東頭村委會[371083104226]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俞介莊村委會[371083104227]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西林家村委會[371083104228]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東林家村委會[371083104229]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上夼村委會[371083104230]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林家莊村委會[371083104231]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李家莊村委會[371083104232]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入夼村委會[371083104233]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石硼楊家村委會[371083104234]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八里甸村委會[371083104235]
- 山東省乳山市大孤山鎮小孤山村委會[371083104236]
長途區號:0631 | 郵政編碼:264200 | |
車牌號碼:魯K | 行政代碼:37108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乳山市 | 行政級別:鎮 |
全鎮面積96.8平方公里,耕地3.62萬畝。鎮政府駐大孤山村,轄36個行政村,年末戶籍人口26848人。該鎮是全國著名的柞蠶生產基地,特產“冊梨”為水果佳品。2004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 17.27 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5.5億元,農業總產值1.77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7.82億元,財政收入6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30元。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2400人。鎮駐地緊靠青威高速公路,交通便捷。鎮域工業企業主要有汽車板簧、大平面地上衡、民用炸藥、新型建材、農用車制造等。全年完成技改投資2.61億元,開發新產品2個。主營業務收入12.47億元,利稅8348萬元。全年糧食總產量2.1萬噸,果品總產量1.37萬噸,蔬菜總產量4.3萬噸。
“借外興鎮”創出新佳績 全年引進內資項目16個,其中過億元項目1個,合同利用內資2.6億元,實際利用內資1.4億元;引進外資項目3個,其中過500萬美元的1個,合同利用外資102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30萬美元。新增自營進出口權企業6家,全年外貿出口創匯350萬美元。鎮工業園區擁有來自美國、德國、意大利、瑞士、韓國以及港、臺等七個國家和地區的合資、獨資項目9個,總投資1500萬美元。新進工業園區的19個內外資項目當年開工18個,有8個項目投產。
社會事業實現新突破 一是實現了全鎮“村村通柏油路”。年內共投資245.57萬元,對全鎮13條村路共計29.24公里的路面實行硬化,從此告別了過去“旱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道路凹凸不平歷史,為農民致富奔小康創造了更好的環境。二是投資百萬元調整了全鎮中小學布局。針對該鎮中、小學存在的校舍陳舊、教學儀器數量少、教師隊伍年齡老化以及生源逐年減少等實際情況,鎮黨委立足長遠,超前規劃,將兩處初中合并成立大孤山初中,將全鎮5處小學合并成立“大孤山鎮中心小學”。投資80萬元,對整合后學校的校舍進行改造,同時新建教室26間,其中多功能教室5間。爭取投資20萬元更新改造用電線路和其它設施。通過整合,優化了師資和教育資源,夯實了教育發展基礎,使全鎮教育步入新的發展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