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李屯村委會[371482200201]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程莊村委會[371482200202]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大紙坊村委會[371482200203]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李尚吳村委會[371482200204]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后武村委會[371482200205]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后廟村委會[371482200206]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前廟村委會[371482200207]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柳莊村委會[371482200208]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鞠宋村委會[371482200209]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張武村委會[371482200210]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后趙村委會[371482200211]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歐莊村委會[371482200212]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李莊村委會[371482200213]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徐莊村委會[371482200214]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崔莊村委會[371482200215]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小石村委會[371482200216]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后劉村委會[371482200217]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小馮村委會[371482200218]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前劉村委會[371482200219]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丁寺村委會[371482200220]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郭屯村委會[371482200221]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倪莊村委會[371482200222]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單莊村委會[371482200223]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李法橋村委會[371482200224]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王辛村委會[371482200225]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梨行村委會[371482200226]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梁莊村委會[371482200227]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孫塘村委會[371482200228]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興隆村委會[371482200229]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小楊村委會[371482200230]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朱莊村委會[371482200231]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坡吳村委會[371482200232]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邵莊村委會[371482200233]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焦莊村委會[371482200234]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曲莊村委會[371482200235]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張王村委會[371482200236]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季莊村委會[371482200237]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水寺村委會[371482200238]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打漁高村委會[371482200239]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白布高村委會[371482200240]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孫付榮村委會[371482200241]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銅趙村委會[371482200242]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史莊村委會[371482200243]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棚趙村委會[371482200244]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小王村委會[371482200245]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袁莊村委會[371482200246]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老高村委會[371482200247]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新高村委會[371482200248]
- 山東省禹城市李屯鄉大馮村委會[371482200249]
長途區號:0534 | 郵政編碼:253000 | |
車牌號碼:魯N | 行政代碼:37148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禹城市 | 行政級別:鄉 |
李屯鄉共有49個行政村,總人口2.4萬人,耕地面積3.7萬畝。位于禹城市西南部,是禹城、齊河、高唐、茌平四縣市交界處最大的集貿中心和農副產品,木林集散地。南至309國道10公里,北至308國道5公里,距離省城濟南4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農業主要有畜牧、食用菌、糧食、木材四大主導產業。畜牧生產主要以生豬、肉雞、奶牛為主,各類養殖大戶發展到600家。山東大道種豬有限公司是生豬生產的龍頭企業,存欄生豬1萬頭,是德州市唯一一家省級綠色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建成六個存欄5萬只的肉雞養殖小區;存欄奶牛300頭的張武奶牛養殖小區。該鄉為禹城市畜牧強鄉。
該鄉經濟發展環境寬松,優惠政策到位,使全鄉民營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態勢,形成了以木材加工和草葦編為特色的兩大主導產業。全鄉現有木材加工企業80家,年加工木材10萬立方米,主要為板皮、木條、膠合板加工和木材販運,銷售收入5000萬元。草葦編產業立足家家戶戶搞加工,形成“一村一品”格局,工藝草編、地毯等遠銷日本、美國等十幾個國家。油棉加工和紙制品加工業逐漸發展。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與骨干企業的崛起,使該鄉成為全市民營經濟發展最活力和潛力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