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白衣西街村委會[410926203201]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白衣北街村委會[410926203202]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白衣南街村委會[410926203203]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子鋪東街村委會[410926203204]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柳行頭北街村委會[410926203205]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白衣東街村委會[410926203206]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杏子鋪北街村委會[410926203207]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杏子鋪西街村委會[410926203208]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陳樓村村委會[410926203209]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殷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10]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東張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11]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西吳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12]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東吳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13]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錢樊姜村村委會[410926203214]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柳行頭西街村委會[410926203215]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柳行頭東街村委會[410926203216]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東趙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17]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西趙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18]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北辛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19]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焦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20]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韓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21]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北張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22]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明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23]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甜水井村村委會[410926203224]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胡樓村村委會[410926203225]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辛莊集村村委會[410926203226]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后朱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27]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司王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28]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孫樓村村委會[410926203229]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臨黃集西街村委會[410926203230]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臨黃集北街村委會[410926203231]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劉屯村村委會[410926203232]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前朱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33]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代莊村村委會[410926203234]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時永集村村委會[410926203235]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四合村村委會[410926203236]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鄭王莊村委會[410926203237]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孫莊村委會[410926203238]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十八里鋪村委會[410926203239]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董樓村村委會[410926203240]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丁莊村委會[410926203241]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于樓村村委會[410926203242]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郭莊村委會[410926203243]
- 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吳屯村村委會[410926203244]
長途區號:0393 | 郵政編碼:457000 | |
車牌號碼:豫J | 行政代碼:410926(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范縣 | 行政級別:鄉 |
范縣白衣閣鄉地處范縣新區南大門,南與楊集相連,西與王樓接壤,東與孟樓為鄰。濮臺公路縱貫我鄉、王張公路橫跨境內,孟樓河、辛楊干渠穿越境內,有著豐富的水利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全鄉44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總人口3.2萬人,耕地4.9萬畝。鄉政府駐地白衣閣村。
白衣閣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大豆、水稻、玉米、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西瓜、花生、蔬菜、碭山梨、蘋果等為主。近年來,白衣閣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于白衣閣鄉的實際,牢固樹立“強農固本,發展經濟”的思想,認真抓好了澇洼地的治理,積極調整種植結構,有效地促進了全鄉農、林、牧、漁全面發展。1998年,全鄉實現了“井渠”雙配套,現在機井420眼,引黃干渠、支渠45條,排溝15條。現有汽車、配套拖拉機、三馬車3700余輛。全鄉糧食總產量3200萬公斤,農業總產值8970.8萬元。
一、全鄉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
1、林果業發展迅速。以孫樓種植碭山梨為重點,幅射孫莊,韓莊,前朱等十六個村。全鄉共種植果樹4100畝,現已掛果2000畝,畝產5000公斤左右,經濟效益6000元以上。水果主要銷往濮陽、安陽、焦作、深圳等地市。
2、蔬菜以北杏為重點,利用房前屋后閑散土地發展塑料大棚,帶動西杏、東杏、孫莊等六個村發展大棚530座,種植以芹菜為主,每座棚可收入5000元左右。
3、養殖業:以西杏養殖業為龍頭,帶動北杏、西吳莊、前朱等十八個村。主要養雞專業戶280戶(280000只)、養兔專業戶160戶(9000只),魚塘面積300畝(年產量60萬公斤)。
二、鄉鎮企業穩步發展
1998年全鄉新增個體企業113家,全鄉四級企業累計達到403家,總產值達5816萬元,實現利潤421萬元。主要是預制廠、建筑公司、粉條加工、面粉廠、磚瓦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