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五泉鋪居委會[430781202001]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戚家村委會[430781202201]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關橋村委會[430781202202]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同興村委會[430781202203]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鹿山村委會[430781202205]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楊家村委會[430781202206]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龍山村委會[430781202207]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葵花村委會[430781202208]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漢泗村委會[430781202209]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復興村委會[430781202210]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興隆村委會[430781202211]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李家村委會[430781202212]
- 湖南省津市市靈泉鄉馬家村委會[430781202213]
長途區號:0736 | 郵政編碼:415000 | |
車牌號碼:湘J | 行政代碼:43078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津市市 | 行政級別:鄉 |
靈泉鄉位于津市市西南郊,西與澧縣道河鄉、南與臨澧烽火鄉接壤,是一個山青水秀、風景秀麗的丘陵山鄉。全鄉總面積55平方公里,耕地2.1萬畝,其中水田1.8萬畝。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2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萬人.集鎮五泉鋪因東南西三面五口泉水匯聚于此而得名。相傳明朝劉伯溫游歷至此,謂為風水寶地。
解放前,靈泉鄉是一個山高坡陡石頭多的窮地方。
解放以來,勤勞勇敢的靈泉人民煥發了改天換地的熱情,在這片熱土上辛勤耕耘,創下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六十年代建起了裝機容量達440KW的大旗機埠和萬米灌渠,使萬畝"望天收"薄地變成了高產良田;七十年代,全鄉干群苦戰十個冬春,在亂石林立的不毛之地鹿山建起了萬畝杉木林基地;八十年代,曾榮獲全國計生工作模范鄉稱號。
進入新世紀,靈泉鄉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近五年來,鄉黨委政府緊扣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帶領全鄉12000人民,銳意改革、務實創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一是實現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在調整農業結構方面,五年來,咬定荒山不放松,化資源為財富,新增造林面積1.2萬畝,建立了以早熟柑桔為主的經濟林,以松、杉為主的用材林,以蘭、桂、樟為主的風景林三大基地,達到了人平2畝林果的規模;依托旺森集團,建立了三元雜交瘦肉型商品豬為主的養殖基地,達到了人平2頭豬的規模;同時,搞好大水面精養和低洼田改造,發展水產養殖面積5000畝;利用天然草場,肉牛、山羊、土雞、蛋鴨等特色養殖也已初具規模;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項目15個,引資550萬元,使全鄉民營工商企業達32家,年創產值1.2億元,增長71.4%,創利稅近百萬;建立了年加工能力達25000噸的龍鳳米業集團,優質大米暢銷廣東、貴州等省市,使我鄉成為湘北重要糧食聚散地。林果、畜禽、優質糧油、水產、勞務等五大支柱產業的建立,使全鄉社會總產值由2000年的1.2億元上升為今年2.1億元,增長75%。通過推進稅費改革、精減機構,全鄉消赤減債560萬元,占債務總額的91%,其中村級285萬元債務全部結零。農民負擔由人平280元減至46元,減少84.5%。農村經濟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農民收入大幅提升,全鄉人平收入由1560元增至今年的2750元,增長76%。全鄉儲蓄余額由五年前的900萬元增至3500萬元,增長288%。二是實現了鄉村面貌的大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