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練鄉村委會[451002103201]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那銀村委會[451002103202]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洞好村委會[451002103203]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集合村委會[451002103204]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平樂村委會[451002103205]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六能村委會[451002103206]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世加村委會[451002103207]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仁相村委會[451002103208]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龍川村委會[451002103209]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平祿村委會[451002103210]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竹鳳村委會[451002103211]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意尤村委會[451002103212]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花紅村委會[451002103213]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年洪村委會[451002103214]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那合村委會[451002103215]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右江區龍川鎮林河村委會[451002103216]
長途區號:0776 | 郵政編碼:533000 | |
車牌號碼:桂L | 行政代碼:4510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右江區 | 行政級別:鎮 |
龍川鎮是百色市一個邊陲重鎮,位于百色市東北部,鎮政府駐地龍川圩距百色城61公里,全鎮總面積405平方公里,聚居著壯、漢、瑤三個民族兄弟,總人口3.3萬人(轄16個村委會,147個自然屯,208個村民小組。龍川地域寬廣,東接田陽縣坤平鄉,巴馬縣局桑鄉,北接凌云縣沙里鄉,西接凌云伶站鄉,南與永樂、百蘭兩地相鄰,居于四縣(市)七鄉(鎮)結合部,地理位置優越,百色至凌云的龍沙公路貫穿其中。龍川河是龍川的主要河流。
龍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四千多年前,這里就有先民勞作生息的足跡。宋朝在此設龍川州,屬右江道,九朝承之;明朝屬田州府(今田陽)管轄;清朝屬湖城府(今凌云)管轄,現龍川村一帶尚存有宋代古城遺址和未至清的古營盤址,以""仙竹洞""、""魚躍鷹飛""壁畫,""海""宇巨書等文物古跡,是百色市""新八景""之一。龍川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1929年,韋拔群在東蘭、鳳山等地領導的革命斗爭,成立紅色政府,這里也成立了蘇維埃政府。1930年5月16日,鄧小平、張云逸等領導的紅七軍途經龍川,曾在""仙竹洞""集合,并參觀""海""寧等古跡,晚上在""武廟""(今龍川小學)舉行黃火晚會,宣傳革命真理,傳播革命火種。古老、文明及光榮的革命歷史是龍川人民的自豪和驕傲。
龍川境內礦產豐富,儲藏量天,有金、錳、滑石。鈦、硅、鐵、輝綠巖等 14種礦。其中錳礦可年產55至75度二氧化錳3—5千噸;滑石礦儲藏量100萬噸以上,且品位高,白度在90%以上,藏度淺、易開采;鈦礦含量達89%,含鈦量達49%;硅礦儲藏量亦大,約百萬噸以上,含礦量達99.2%,是百色地區乃至區內少有的好礦。
龍川,素有""油茶之鄉""、""龍川好白米""之美稱。改革開放以來,鎮黨委、政府根據本地特點,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化結構,抓好農業綜合開發,通過努力,現已成為油茶,大米、早藕、木薯種植大鎮。早有盛名的龍川油茶馳名區內外,現有茶林面積10萬畝,成林面積8萬畝,年產茶油250萬公斤。大米,是龍川久負盛名的農產品,全鎮現有水稻面積 14900畝。龍川香糯米更受人晴睞,米質好,潔白如玉,香味濃,營養豐富。旱藕也是龍川特產的一種農產品,塊莖大,淀粉豐富,現種植面積2萬畝,年產淀粉8千噸。木薯種植是群眾增收的途徑之一,現種植面積達2萬畝,年產木薯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