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七四村[330303103200]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七三村[330303103201]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永福村[330303103202]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八甲村[330303103203]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七五村[330303103204]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大郎橋村[330303103205]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七二村[330303103206]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煙臺村[330303103207]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七一村[330303103208]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永壽村[330303103209]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永恩村[330303103210]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滄寧村[330303103211]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永埠村[330303103212]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莊橋村[330303103213]
-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沙城鎮順江村[330303103214]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
車牌號碼:浙C | 行政代碼:33030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龍灣區 | 行政級別:鎮 |
沙城鎮位于龍灣區東南部, 背靠大羅山,東臨大海,北連永興,南接天河,交通極為便利,全鎮總面積36.9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常住人口7.4萬人。這里物產富饒、氣候宜人,亦有“魚米之鄉”之美譽。這里人杰地靈,人才輩出,素有“圣師后裔”之美稱。 改革開放以來,我鎮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鎮,努力成為龍灣區城市副中心”的戰略目標,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因地制宜,團結和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抓住機遇,敢為人先,真抓實干。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9億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5628萬元,外貿出口總值1.36億元,農民純收入9157元,是浙江省級教育強鎮,浙江省東海明珠文化城鎮、市先鋒工程創建先進黨委、市一星級文明城鎮、市十佳學習型鄉鎮。 近幾年來,我們以率先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為己任,大力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先鋒工程建設,通過開發建設征地后的村級二、三產留地,全面盤活村級集體經濟,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目前,我鎮農村集體資產總量達到5.17億元,比98年增長了60倍,村集體資產1000萬元以上有13個村,村集體年收入在60萬元以上有9個村,這為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我們堅持工業強鎮戰略,積極扶持以食品機械為龍頭的機械行業。到目前為止,我鎮建有食品機械基地2個,食品機械行業企業達到350多家,從業人員1萬多人,產品包括食品機械、制藥機械、包裝機械等50多種型號,產品擁有量和生產能力占全國的40%和30%,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歐盟各地,成為全國聞名遐爾的食品機械基地。同時,我們在90年代中期開始,敢為人先,將發展民營經濟思路運用到社會各項事業中去,積極探索股份合作制產權改革實現形式,采取政府投資和民間集資辦法,共同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迎來沙城文化教育和衛生事業新輝煌。利用民資投資3400多萬元分別創辦民辦沙城高級中學和沙城中心幼兒園,投資700萬元建設集地方特色的民俗博物館為一體的沙城文化中心,由當地有心人項有仁帶頭集資創辦溫州市十佳鄉鎮圖書館之一沙城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