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姑塘集鎮社區居委會[360402100001]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九江化纖廠社區居委會[360402100002]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蔡嶺村委會[360402100200]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周嶺村委會[360402100201]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沙湖村委會[360402100202]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香積村委會[360402100203]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沿湖村委會[360402100204]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廣橋村委會[360402100205]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鄧橋村委會[360402100206]
- 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姑塘鎮谷山村委會[360402100207]
長途區號:0792 | 郵政編碼:332000 | |
車牌號碼:贛G | 行政代碼:3604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廬山區 | 行政級別:鎮 |
姑塘鎮位于廬山東麓、鄱湖之濱,距九江城區13公里。全鎮三面環水、一面依山,九星公路穿鎮而過;東瀕鄱陽湖,與湖口隔湖相望,南界谷山湖,與海會鎮山水相接,西連威家鎮,與株橋、新華村毗鄰,北接娘池河,與虞家河鄉開天村以河為界。常年氣候溫和,鎮域面積50平方公里,轄八個村委會,兩個居委會,人口3.58萬人。
姑塘姑塘鎮是江西四大古鎮之一,成形于三國和西晉,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清雍正元年(1723年)設立九江鈔關姑塘分關,姑塘水運要沖的地理優勢、貨物集散地的重要地位更為突出,是鄱陽湖入長江唯一黃金水道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日有千人作揖,夜有萬盞燈明”是當時繁華的逼真寫照,現存的海關遺址和沿湖岸的殘磚碎瓦依然可以印證昔日的興盛,姑塘全盛期商號千百家,人口逾兩萬,為古城潯陽所不及。
新中國建立前,地屬九江縣姑塘鄉。新中國建立初,分屬九江縣二區九華、香積、沙湖、沿湖、嶺背、鄧橋鄉及姑塘鎮。1957年撤區并鄉,設周嶺、鄧橋鄉。1958年析出,成立周嶺公社。1977年劃屬地轄九江市。1980年5月隸屬九江市郊區(今廬山區)。1984年恢復鄉置為周嶺鄉。1999年撤鄉建鎮易名姑塘鎮。
境內有國家級馬祖山森林公園,盛極一時的姑塘海關遺址,鄱陽湖蛤蟆石景觀,始建于晉朝的白泉寺,太平軍在姑塘與湘軍激戰后修繕的陣亡將士墓,保存完好的英國傳教士德輔仁、德賈氏合葬墓等名景勝跡。駐鎮有國內500強工業企業之一九江化纖廠和江西省最大外商獨資企業新加坡金鷹集團賽得利(江西)化纖有限公司。
98年洪災過后,姑塘鎮黨委、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移民建鎮”號召,高起點高標準規劃,明確了向生態環境良好的花園式工業旅游鎮發展方向,用六年時間在毗鄰九江化纖廠旁的一片荒蕪的丘陵地帶建成了占地0.5平方公里的新鎮區。2000年被列為江西省重點示范鎮;2003年4月國家建設部批準姑塘鎮為“全國小城鎮建設科技示范鎮”;2003年列為“江西省小城鎮建設示范鎮”;2004年2月被列為“全國重點鎮”。
姑塘鎮確立了“依托化纖產業、圍繞企業服務、振興鎮域經濟”的發展思路,國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經濟持續快速增長。2004年完成財政收入4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