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梨新村委會[522622207200]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亮寨村委會[522622207201]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下翁細村委會[522622207202]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望壩村委會[522622207203]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半山村委會[522622207204]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塘都村委會[522622207205]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重興村委會[522622207206]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上翁細村委會[522622207207]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咬寨村委會[522622207208]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下楓香村委會[522622207209]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上楓香村委會[522622207210]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瓦角村委會[522622207211]
- 貴州省黃平縣黃平縣重興鄉黃平縣重興鄉野落村委會[522622207212]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100 | |
車牌號碼:貴H | 行政代碼:5226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黃平縣 | 行政級別:鄉 |
一、基本情況重興鄉位于黃平縣城南20公里處,東面與翁平鄉、谷隴鎮交界,西南面與重安鎮接壤,北鄰黃飄鄉,總面積43.4平方公里,對外交通僅有一條鄉級公路通至重安鎮。全鄉轄13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36個自然寨,居住有革、苗、漢等民族。全鄉共3538戶,15585人,其中革家8260人,占全鄉總人口數的53%,苗族5922人,占全鄉總人口數的38%,少數民族占全鄉總人口的90%以上。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無霜期275天,年降雨量1226毫米。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玉米、油菜、小麥、紅薯、洋芋等。2003年,財政總收入44.11萬元,國民生產總值1365萬元,國民人均收入853元,糧食總產量43169噸,農民人均占有糧食221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706元。目前,實現村村通電(大部分村已接入國家電網)、電話(包括移動電話)、閉路電視,有11個村通公路,10個村用上了自來水。境內民族風情濃郁,苗族、革家風情獨特古樸,蘆笙歌舞熱情奔放、嘹亮動人、多姿多彩,獨特考究的手工藝品,更是贏得了海內外“竹編之鄉”的美譽!二、優勢資源(一)、革家風情及手工藝品1、革家歷史淵源革家,舊稱“仡兜”,為黃平土著民族之一。據考究,革家先民是古僚族之系,至今仍保留有古僚族的“椎鬢斑衣”、“穿中而貫其首”、“鼓角一雙”等特征。據《貴州通志》載:革家是鎮遠府的“附廓土族民族,黃平蠻僚”。革家以黃平革家最為集中、最具代表性,而在黃平境內又以重興鄉的上、下楓香、望壩、塘都等處最為集中,故而重興鄉又有全國革家最集中地之美譽。2、革家服飾革家服飾男簡女繁,分盛裝、便裝二種。女盛裝造型古樸、絢麗多彩、銀光閃閃,顯眼奪目,一派武將英姿,亦稱古裝。少女頭戴紅纓帽,婦女則戴花冠帽,身著蠟染刺繡花衣,罩以貫首飄鎧,下著百褶短裙,腰系圍裙片,頸配玲瓏銀飾,腳小腿裹以紅色刺繡綁腿.談起紅纓帽,革家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據稱是革家先祖在古代作戰有功,皇帝嘉賞的,于是武將希望女兒繼承保持他的衣冠,讓后輩子孫不忘祖先,紅纓帽即世代相傳至今。3、革家工藝(1)蠟染革家蠟染歷史悠久,以圖案勻稱、疏密相間、花紋別致、風格獨特而著稱于世。其制作方法:先用蠟繪于花布,用藍靛染之,再用水煮沸,去蠟則花現。重興革家蠟染自1955年在全國少年工藝美術作品展榮獲一等獎,并被送德國柏林展出后,革家蠟染便蜚聲流傳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