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鳳翔村委會[532930105201]
- 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源勝村委會[532930105202]
- 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上寺村委會[532930105203]
- 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白米村委會[532930105204]
- 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江登村委會[532930105205]
- 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鳳河村委會[532930105206]
- 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起鳳村委會[532930105207]
- 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莊上村委會[532930105208]
- 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振興村委會[532930105209]
長途區號:0872 | 郵政編碼:671200 | |
車牌號碼:云L | 行政代碼:532930(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洱源縣 | 行政級別:鎮 |
" 位置面積 鳳羽位于洱源縣城西南部,東鄰右所,西靠煉鐵,南接大理花甸壩和漾濞縣脈地鄉,平均海拔2200米,全鎮國土面積209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鳳翔村委會,離縣城18公里,距214國道20公里。
歷史沿革 西漢以前,鳳羽壩還是高山湖泊的洪荒年代,湖西的水濱就有羅武人居住,過著漁獵為主的生活。后至漢前,楚將“莊喬開滇”率兵數萬入滇,原居住在西北高原的氏羌族群,有部份隨之落居,在滇海區域,并形成許多部落。經鳳羽不再翻山入大理而滯留下來,定居湖東與湖西羅武人遙遙相對,面水而居,后來逐步強大,打敗羅武人,占領湖西。至唐代,由于地質發生變化,湖的東北岸出現裂口,湖水排干,形成平坦的鳳羽壩,并形成一定規模的村落,后隨著外地居民不斷遷入定居,規模不斷擴大。南詔時鳳羽屬鄧川洲,到南詔晚期設鳳羽縣,大理國時設鳳羽郡,明洪年間歸并浪穹縣后設鳳羽巡檢司,民國時設鳳羽鄉歸洱源縣,新中國成立后至1956年1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設鳳羽鄉,1958年后先后改為鳳羽公社,鳳羽區等,1987年設為鳳羽鄉,2000年9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鳳羽鎮轄鳳翔、源勝、上寺、白米、江登、鳳河、莊上、起鳳、振興九個村委會,共43個自然村,121個村民小組,其中莊上村于2002年被州人民政府列為全州扶貧開發重點扶持村。
人口民族 2002年末全鎮總戶數7654戶,總人口31118人,其中農業30327人,人口密度167人/平方公里,境內有漢、白、回、傣、彝、納西等11個民族,其中白族人口30581人,占總人口的98.3%。
地理氣候 鳳羽鎮是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形區域,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全鎮除莊上村委會和上寺村委會的大澗自然村屬半山區外,其它均屬壩區。鳳羽屬亞熱帶高原山地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13℃,最低月氣溫5℃(12月和1月),最高月平均氣溫21℃(6——7月),年降雨量750毫米,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鎮內洪澇,春冬干旱,低溫、霜凍和冰雹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
經濟和社會發展
“九五”實施以來,鳳羽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年均遞增3.6%,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均遞增13.2%,財政收入年均3%遞增,糧食產量2%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