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永春縣蘇坑鎮嵩山村委會[350525116201]
- 福建省永春縣蘇坑鎮光明村委會[350525116202]
- 福建省永春縣蘇坑鎮洋坪村委會[350525116203]
- 福建省永春縣蘇坑鎮嵩安村委會[350525116204]
- 福建省永春縣蘇坑鎮嵩溪村委會[350525116205]
- 福建省永春縣蘇坑鎮熙里村委會[350525116206]
- 福建省永春縣蘇坑鎮東坑村委會[350525116207]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
車牌號碼:閩C | 行政代碼:350525(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永春縣 | 行政級別:鎮 |
蘇坑鎮位于永春縣中北部,素有永春“北大門”之稱,東連吾峰,西望呈祥,南接蓬壺,北鄰德化,總面積29.2平方公里,海拔580-950米,距離縣城36公里,省道 305線貫穿境內里程10公里。全鎮有7個行政村,39 個自然村落,10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萬多人。由于歷史原因和地理環境限制,96年以前連續10年為市定貧困鄉,96年下半年才脫掉貧困帽子。
多年來,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黨的基本路線和黨的十五大、十五屆三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解放思想、牢固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觀念,大力弘揚“振奮精神,艱苦創業,真抓實干,迎頭趕上”的蘇坑精神,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方針,致力于蘇坑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至2000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3 億元,比96年的4434萬元增加1.93倍,鄉鎮企業總產值1.08億元,比96年的3500萬元增加2.09 倍, 農民人均純收入3458元,比96年的2620元人均增加838元。2000 年下半年經省民政廳批準撤鄉建鎮,實現了由貧困到小康的根本性轉變,出現了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團結向上的喜人局面,為我鎮跨世紀宏偉目標的實現和“十五”計劃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實踐“三個代表”,充分發揮“四大優勢”,全面實施“三個工程”,著力舞好“三個龍頭”,促進全鎮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四大優勢”即:省道305線貫穿全境,陶瓷、 茶葉一條街業已形成的自然優勢;水、電資源豐富、村村通電話、通有線電視、各主要村落通水泥路的基礎設施優勢;貯量豐富的石材、瓷土等資源優勢;遍布全國的陶瓷、茶葉銷售隊伍以及各條戰線的賢達志士的人文優勢。“三個工程”即:實施“良種工程”促進農業生產;實施“質量工程”促進企業發展;實施“民心工程”促進社會事業進步。“三個龍頭”即:以臺灣吉民實業有限公司為龍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以鴻輝集團公司為龍頭,推進企業集團進程和產品結構調整,加速鄉鎮企業走出國門步伐,增強參與世界競爭實力;以西峰茶業有限公司為龍頭,提高茶葉質量,講究精致包裝,做到“內增質量,外樹名牌”,確保“蘇坑佛手甲天下”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