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清泰居委會[360730108001]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洛口村委會[360730108200]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古夏村委會[360730108201]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謝坊村委會[360730108202]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嚴坊村委會[360730108203]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羅村村委會[360730108204]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靈村村委會[360730108205]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球田村委會[360730108206]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南嶺村委會[360730108207]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麻田村委會[360730108208]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高排村委會[360730108209]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金竹村委會[360730108210]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員布村委會[360730108211]
- 江西省寧都縣洛口鎮橫坑村委會[360730108212]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
車牌號碼:贛B | 行政代碼:360730(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寧都縣 | 行政級別:鎮 |
洛口鎮位于寧都縣北部,北緯26°51′,東經116°04′,總面積323.20平方公里。東毗廣昌縣柯樹鄉、翠雷山墾殖場,南鄰東山壩鎮、釣峰鄉,西與小布鄉接壤,北與肖田鄉、東韶鄉相連。轄1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155個村小組,人口3.0萬人,面積323.2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洛口圩鎮,距縣城45公里。寧(都)---臨(川),寧(都)----豐(城),洛(口)----廣(昌)公路穿境通過。
洛口鎮是革命老區,是客家邱氏、盧氏、李氏的發祥地。境內有邱氏伺堂、虔州王盧光稠廟等客家文化景點,每年有大量港澳臺胞組團前來尋根訪祖、旅游觀光
近年來,洛口鎮緊緊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題,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堅持“抓基礎改善環境,活商貿繁榮市場,優化結構強農業,招商引資壯工業”的思路,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植經濟新的增長點,形成了優質稻、蘑菇、紅薯、藥材四大主導產業,社會經濟和科教文衛、小城鎮建設、交通通訊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
科教文衛體方面:現有初級中學1所,中小學1所,中心小學1所,完小15所,基本實現“兩基”達標。擁有衛生院1 所,保健站1所,醫療點40余處,醫療保健水平較高。1993年底在全縣率先開通有線電視,1995年開通調頻廣播,有線電視網17個。群眾性文體活動普及,是江西省的體育先進單位。
小城鎮建設方面: 洛口鎮在“統一規劃、拓展新區、改造老區、完善配套、強化管理、探索改革”的小城鎮建設思路下,全面啟動了圩鎮建設,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采用征地、統一規劃、分戶興建與統一建設相結合的方式,廣泛引民造城。新墟鎮占地面積達2平方公里,常駐人口5000余人,總體規劃呈“井”字形,主要街道統稱為“兩街兩路”,即團結街、城建街、寧(都)---宜(黃)、寧(都)----樂(安)公路。1994年動工建設農貿市場,1995年全面竣工,占地面積4.85萬平方米,124間店房,實行歸行劃市,設水產、畜禽、百貨、服裝、農特產、木竹制品六個專業市場,是寧都縣北部鄉鎮最大的農貿市場。農歷逢一、四、六、八為墟日。1997年,贛州市小城鎮建設現場會在洛口鎮召開,確定為全市小城鎮建設樣板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