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白莊村委會[371425204201]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北段村委會[371425204202]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倉上村委會[371425204203]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常莊村委會[371425204204]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陳趙村委會[371425204205]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程莊村委會[371425204206]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大黃村委會[371425204207]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大李村委會[371425204208]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大張村委會[371425204209]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大趙村委會[371425204210]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大埝村委會[371425204211]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東寨村委會[371425204212]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二郎村委會[371425204213]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韓莊村委會[371425204214]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郝橋村委會[371425204215]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黑牛村委會[371425204216]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后王村委會[371425204217]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孔莊村委會[371425204218]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李莊村委會[371425204219]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劉東村委會[371425204220]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劉西村委會[371425204221]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南段村委會[371425204222]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彭太村委會[371425204223]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邵莊村委會[371425204224]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生官村委會[371425204225]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孫莊村委會[371425204226]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王洪村委會[371425204227]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王邱村委會[371425204228]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西寨村委會[371425204229]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西趙村委會[371425204230]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小陳村委會[371425204231]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小李村委會[371425204232]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小馬村委會[371425204233]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楊莊村委會[371425204234]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義合村委會[371425204235]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袁李村委會[371425204236]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張邱村委會[371425204237]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趙塘村委會[371425204238]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甄莊村委會[371425204239]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朱于村委會[371425204240]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朱莊村委會[371425204241]
- 山東省齊河縣大黃鄉祝樓村委會[371425204242]
長途區號:0534 | 郵政編碼:253000 | |
車牌號碼:魯N | 行政代碼:371425(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齊河縣 | 行政級別:鄉 |
大黃鄉位于齊河縣城北20公里,距省會濟南40公里,德州市臨邑縣、禹城市毗鄰。全鄉轄42個行政村,2.6萬人,總面積61.12平方公里,耕地5.6萬畝。2006年,GDP為523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56元。
大黃鄉境內有引黃干渠,徒駭河、趙牛河穿境而過,水資源豐富,具有肥沃的土地、優越的灌溉條件和充足的光熱資源。近年來,鄉黨委、政府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立足實際,重點突破,埋頭苦干,扎實工作,全鄉經濟和各項事業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經濟總收入、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平均以15%的速度增長,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全縣前列。
特色農業成果斐然。圍繞“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主題,積極探索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構建起了蔬菜、畜牧、林業“三柱擎天”的農業格局。目前,全鄉糧經作物面積比例為2:8。從1992年開始全面推廣蔬菜種植,截止到2006年底,全鄉冬暖式蔬菜大棚達到8400多個,在鞏固以大棚黃瓜為主導品種的基礎上,引進推廣了五彩椒、金皮西葫、黃皮西瓜、大棚油桃等8大類29個新品種和新模式,引進推廣大棚滴膜、反季節栽培等新技術50余項,新技術覆蓋率達到85%。全鄉年產各類瓜菜20多萬噸,遠銷華北、東北、西北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成為魯西北重要的蔬菜集散地,被德州市評為蔬菜生產先進專業鄉鎮。
畜牧生產以生豬和肉牛養殖為重點,抓住了雙匯、金鑼集團落戶我市的機遇,突出大戶、小區建設,目前已建成養殖小區120多個,養殖大戶達到400多個。全鄉豬、牛、羊存欄量分別達到11萬頭、5萬頭、8萬只。肉、蛋、奶產量1.46萬噸。水產品總產量0.04萬噸。省勞模黃德林探索架子牛育肥新經驗,帶動了全鄉肉牛養殖的新高潮。
2003年以來,該鄉把林業生產作為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來抓,使全鄉在林業生產上形成了新的優勢,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使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截止目前,全鄉林地總面積達到4.7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48.7%,人均達到1.8畝林。林業經濟的迅速崛起,林下空間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近兩年來,全鄉發展木材加工戶47個,年產值達9500萬元,實現利稅2000多萬元。